新小说

第一章 江南之殇(2 / 3)

中占比较重的原因就是灾情太多,导致各地百姓知晓这些后,开始慢慢的接受这些外来作物。

“的确是长路漫漫啊。”

崇祯皇帝轻叹一声,双眼微眯道:“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暂以内务府的名义,每年向各地赈灾行署调拨一笔银子,用以定向收购晒好的红薯和玉米,至于土豆这一作物,可试着进行加工。

每年收购的那批粮食,各地赈灾行署都要登记造册,寻找合适的地域修筑粮仓,定期进行检查,用以灾情所需的战略赈灾粮。

这些事情朕会让内务府拟定相应章程,妥善的解决好此事,相信这样明确下来,会减少相应的麻烦。”

“陛下英明!”

徐光启闻言大喜,忙拱手作揖道。

倘若有内务府插手干预此事,那今后在北方诸省治下,想要逐步增加该类作物的种植规模,必然能减轻不少的问题。

想在幅员辽阔的大明,试着推广起某件事情,必然会面临很多问题,如果不能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想促成该项事情的推广,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好在崇祯皇帝知晓的很多。

选择让内务府插手收购这些作物,除了能够充当战略赈灾粮外,还能用以酿造酒水、加工粉条、加工全粉等,只要能形成一批产业,并将所产的商品销售出去,就能盘活推广种植这盘大棋。

特别是用红薯或玉米所酿酒水,或许说口感不算太好,不过通过边地所开设的榷关,倾销到边塞的蒙古各部,那也是不错的选择,价格定的低一些,少赚一点,以换取战马、牛羊等物,这对苦寒的边塞之地,必然能逐步的扩宽边塞市场。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先将这些基础性的事情做扎实,后续展开怎样的进程,就依靠内务府逐一解决即可,办法总比困难多。

“皇爷,内阁首辅韩爌,还有内阁诸大臣殿外求见。”

王承恩从殿外走进来,神情恭敬的拱手作揖道:“在江南诸省出现骇人听闻的刺杀之事,导致钱谦益等大批人被刺杀……”

“什么?!”

徐光启骤然听闻此言,难掩惊意的脱口而出,震惊的看向王承恩,徐光启怎么都没有想到,在大明竟会发生这等事情。

钱谦益竟然被刺杀了?!

这可不是什么小事情啊。

怎么会出现这等事情啊!

崇祯皇帝稳坐在龙椅上,看了眼御前失仪的徐光启,眸中掠过一道精芒,嘴角露出淡淡的笑意。

等待了这般久的时间,江南所谋定的刺杀之事,终于落下帷幕了,那代表着他能有效利用此事,来介入到江南诸省了。

崇祯皇帝心里也清楚,用所谓刺杀的手段,去解决一批对大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