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心系天下苍生,当磨砺(2 / 3)
,他们都生出强烈的意愿,想要为君分忧。
事实上封建王朝所尊儒家思想,并非不是没有好处的,大明多数的读书人,都是想为大明分忧的,想为君王分忧的。
不过那些高中科举,开始步入官场的群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官场风气的影响,渐渐都和光同尘,思想上有所改变了。
在读书的时候,你可以嫉恶如仇,你可以坚守己见。
毕竟还没有入世,没经历现实的摔打,利益的牵绊,有怎样出格的举动,都是对的。
但是入世以后,整个情况就彻底改变了。
“是啊,朕不想叫大明子民,饱受灾情的困扰,想叫朕的子民,能过上好日子。”崇祯皇帝感慨道。
“可是难啊,两地赈灾的粮饷,朕都调拨到灾区了,叫两地赈灾行署统筹,可是赈灾缺人手啊。
朕的这些大臣,要么身兼要职,要么在其位不谋其政,有些时候,朕处在这位置上,也深感有心无力啊。”
跟朝中这帮大臣,在一起博弈的时间久了,崇祯皇帝的演技,也跟着大幅上升,这叫阎应元、陈明遇这些人,一个个都激动起来。
“陛下!臣愿为君分忧!为社稷分忧!”
“陛下,学生愿为陛下分忧!”
在这东暖阁内,道道激动的声音响起,阎应元这些人,纷纷作揖请缨。
“好!朕果真没有看错你们啊。”
崇祯皇帝撩了撩袍袖,站起身来,快步朝阎应元他们走去,一边搀扶起众人,一边动容道:“在你们的身上,在你们的眼睛里,朕都看到大明中兴的希望啊。
你们能心系天下苍生,不惧个人的苦难,为君分忧,为社稷分忧,朕心甚慰啊。”
阎应元他们,哪里经历过这些啊。
被崇祯皇帝这般一说,他们心中除了激动,除了充满斗志,根本就没有其他了。
毕竟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是出身显赫,并不知赈灾之苦,并不清楚受灾地方,是怎样的凄惨。
像方以智、陈子龙这些人,还都是复社成员,地位都是很高的。
不过在崇祯皇帝的眼里,这复社终究就是学团,跟东林党相比啊,那差的火候,还是很大的。
“然朕还要讲明啊。”
看着眼前的众人,崇祯皇帝开口道:“这赈灾可不是游玩山林,更不是吟诗作赋,你们可能吃不了这份苦。
组织灾民,发放赈济粮,以工代赈,带头表率等等,哪一项都是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啊。
甚至你们真要去了,可能连吃饭和睡觉,都是没有保障的,似这样的苦,你们真的能承受吗?”
阎应元、陈明遇这些人,流露出各异的神情,有坚定,有踌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