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一百八十章 燧发火铳(2 / 3)

器火炮。

像医学、天文、物理、机械、地理等诸多领域,都已然开始运转起来,单单是武备院这边,所耗费的钱财,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不过对崇祯皇帝来说,武备院花再多的银子,他掏起来都不心疼,毕竟这跟腐败的大明官场不同,前者能见到相应改变,后者纯粹是肉包子打狗。

“这就是所产的燧发火铳?”

拿着一杆火铳,入手略重,崇祯皇帝观察起来,开口道:“先前测试的情况怎样?出现炸膛的概率多吗?

是否存在哑火的情况?就朕拿的这一款火铳,是否具备量产的条件?”

相较于那些专业词汇,崇祯皇帝所提的这些,都是极为实际的。

意图非常明确。

初代研制的燧发枪,是否能批量生产,武备院这边,是否还取得别的突破,好提升燧发枪的威力。

就崇祯皇帝所知晓的,以毕懋康为首的团队,所研制出的燧发火铳,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罢了。

铳管的长度,膛线的刻画等等。

倘若能够在这些方面,皆能取得相应突破,叫线膛燧发枪早日研制出来,那大明在野战方面的能力,必将得到大幅增强。

不过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想实现这些构想,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达成的,真全部攻克了技术壁垒,崇祯皇帝反而要怀疑了。

“陛下,先前武备院这边,和西山火枪营一起,组织起多次的测试。”

在无数目光的注视下,毕懋康上前道:“通过不同时辰,不同风向,不同环境,所汇总的测试结果来看。

陛下所拿的该款燧发火铳,还存在不少问题,炸膛风险降低了,不过在铳管的材质上,还存在着较大的空间。

陛下请看,这是……”

在此后一炷香内,崇祯皇帝认真听了相应汇报,毕懋康、宋应星这些人,实事求是的讲明情况,包括邓玉函、汤若望他们,还讲述了一些问题。

比如特殊材质的研究。

比如膛线机的研究。

比如铳管的研究。

很多的专业术语,就算是崇祯皇帝也是一知半解,不过有一个意思,崇祯皇帝是听明白了。

该款研制出的燧发火铳,可以小批量的生产,以应对大明所临战局。

同时武备院会谴派一些人,到列装该款火铳的军队,收集相应的数据,以作为后续研制的重要参考。

“专业的事情,朕全权交给你们来办,不要在意耗费多少钱财。”

崇祯皇帝拿着这杆火铳,看向在场众人,开口道:“至于别的,朕来给你们解决,该要做的事情,武备院呈递奏疏到御前。

此外,这款燧发火铳,就进行小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