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廷仗(2 / 3)
掉。
大明现在的这种风气,很不好,不管是在朝为官,还是在地方为官,亦或者各地的将领,包括厂卫势力,做任何事情都带着各种盘算。
对他们有利的事情,一个个都表现得极为积极,反之就是另一种境遇了,这便是党争所带来的余毒。
也就是现在的崇祯皇帝,先前做了种种事宜,极大的震慑住厂卫势力,使得现阶段内廷这边,锦衣卫那边,不敢有任何暗藏私心的行迹。
“韩赞周,王大伴那边,所谋划的事情,是否差人呈递有消息?”有些心累的崇祯皇帝,揉着太阳穴,对一直沉默的韩赞周说道。
“回皇爷,眼下还没收到王太监的消息。”韩赞周微微欠身道:“要不要奴婢派人,去询问一下王伴伴?”
“询问就不必了。”
崇祯皇帝轻叹道:“派人告诉王大伴,先前所定的差事,抓紧办好,后面还有很多事情要解决。”
“喏!”
内厂和西厂刚抄的一批家财,还没在崇祯皇帝怀里焐热,就要拿出来多半,用于解决军机处所遇问题。
尽管周遇吉所领队伍,赶赴张家口一带,准备解决八大晋商,到时会抄出一笔惊人的家财。
包括眼下在京城这边,一些在暗地里算计的人,也难逃被抓的命运,但这抄家所得的钱财,终究比不过持续性的财源收入啊。
大明是结构框架出了问题,若只是不断地行抄家之事,必然会走向另一个极端,甚至严重的话,各地将出现严重的暴乱。
所以想从根本解决问题,就必须尽快的壮大,以内厂为首的国营经济体,相辅相成的迈步前行,才能稳定大明的基本秩序。
“你们这些奸宦,快放开本官,你们想要干什么,不要以为你们出言蛊惑陛下,本官就怕了你们了。”
“陛下啊,您难道真的就不辩忠奸了吗?”
就当崇祯皇帝思索着,后续要展开的种种谋划之际,彼时的午门重地,由李凤翔所带队的宦官队伍,抓住了那帮想以此博取名望的都察院御史。
其实有明以来,可出过很多头铁的文官,为了博取名望,为了达成某种政治诉求,便会激怒当朝天子,以行廷仗。
廷仗,在天子眼里是以正君威的手段,但在朝中文官的眼中,却是一种暴政,但也是刷声望的好去处。
“皇爷有旨,狠狠地打这帮搅乱朝纲的奸臣!”被十几名御史怒视而骂的感觉,叫李凤翔心里气急了,当即便沉声喝道:“敢讲出社稷倾覆之言,尔等真真是可恶至极。”
“啪!”
“啊……”
就在这些被按在长条凳上的文官,想怒斥李凤翔之际,那些操着板子的宦官,一个个收着劲儿的怒砸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