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节(2 / 5)
那发话的人噤若寒蝉,急忙低垂了脑袋躲在别人背后。
魏中书急忙迎上去:“萧尚书你也听说了?”
萧宪的双眼微红,点头道:“是。我听说后立刻就赶了过来。”
他原先在翊坤宫内,当时丽太妃服了毒,他见势不妙立刻叫太医救治。
可那毒性极为厉害,加上发现的晚,已经是回天乏术。
正在痛心疾首的时候,却有太监飞奔来报了此事。
萧宪从剧痛之中惊回神,知道如今不是要软弱痛哭的时候,于是他最后看了一眼丽太妃,却见她伏在榻上,合着双眼,神情却透出几分安详。
萧宪从袖中掏出一块极干净的素白帕子,温柔地替她脸上的泪渍跟唇边的血渍擦拭干净。
然后他站起身,吩咐道:“太妃因痛悼先帝,心力交瘁而故,都听见了吗?”
在场的嬷嬷,宫女太监们急忙答应。
最后萧宪道:“你们好好地替太妃收拾妥当,叫内侍司准备,所有东西都要用最好的。”
众人领命。
说完之后萧宪迈步往外而行,经过铜炭炉的时候,他看看手中紧握着的那块沾血带泪的帕子,目光在那殷红的血迹上逡巡来回,便轻轻地将帕子放在了那闪烁的银炭之上。
丝帕遇上烈炭,立刻起了一道火光。
看着那帕子上的血泪都化成了一团烈焰,萧宪长吁了一口气,这才头也不回地出殿。
此刻众目睽睽之下,魏中书问道:“你觉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萧宪答沉声道:“我虽也一头雾水,但这绝不是李衾的行事,我相信此事跟他无关。”
魏中书道:“但他们言之凿凿的确是兵部的人……”
萧宪道:“就算真的是兵部作乱,可也一定不是、不是李衾的主意。”
他们说话的时候,周围的文武群臣鸦雀无声,只在萧宪说了这句后,其中有些人脸上就流露出了狐疑的表情。
毕竟朝臣们其实都知道,李衾虽然有功于社稷,且把兵部统理的井井有条,但在文皇帝还在世的时候,就已经非常的忌惮李衾,怕他功高震主了。
只是还没来得及着手削减李衾的势力,文帝先遇刺身亡。
侥幸杨瑞跟李衾关系向来极好,又加上南边的战事吃紧,所以竟放权给李衾,反而叫他带兵去了。
如今人人都说是兵部造反,这会儿群臣之中,却也有一半的臣子狐疑地觉着此事恐怕事出有因,未必就是空口无凭。
又有一小半以前就看不惯李家的,觉着李衾早就怀有不臣之心,今日之事不过是迟早晚的罢了。
还剩下那一小半,才是以萧宪为首的则不太相信李衾会干出这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