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163章 只能赌命了(5 / 5)

一眼,将手伸过去搭在他的手上。

能怎么说?

他们作为top的最核心,退无可退。

宋儒华要是进去了,他们也跑不掉,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

嘴里喊着一二三加油的口号,戴礼辉眼角余光落在了石碑上,很是恍惚。

其实,每年的7月18日,是top周年日,也是top一年中最重大的节日。

宋儒华是一个相信“天意“的人,top更是一个有周年情结的企业。

每年的周年庆都办得热热闹闹的,持续好几天。

1992年7月18日,经过近半年的摸爬滚打赚了一点钱的top在位于锦城市建设路的国光招待所举行了一个简单的成立仪式。

从此,每年的这一天就被“法定”为top的周年庆。

最为让他难忘的其实是去年,2002年十周年庆,也是各地软件园集中签约的日子。

这是一场持续12天的人际盛宴,top耗资上千万元,活动遍及全国,参与人次不下10万。

各地政府也是非常重视,四大班子全套出动为签约仪式助威。

毕竟,关乎民生。

他们寄希望于软件园、工业园能带动经济的增长,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也能促进当地的消费。

戴礼辉一直记得一件事。

一位父母官不懂软件,但听人家说搞软件比搞其他好后,就找到了宋儒华,

“宋老板,你来我这里搞个软件园,我算了一笔账,种软件比种稻谷划算。”

父母官的账是这样算的:1亩地,农民1年收入是多少呢?就算1000斤谷子,1块钱1斤,就是1000块钱,这是收入还不是利润,利润要精打细算才100块钱;1亩地如果盖1幢楼,“你们搞一个最小的系统,起码3万块钱,产值3万,利润3千总有吧?”

“宋老板,你得给我种软件,不要种水稻了,农民种水稻太吃亏了!”

这句话,戴礼辉觉得自己一辈子都忘不了,而现在,他只觉得愧对那位父母官。

引凤筑巢再筑巢引凤,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有的时候很是豁得出去。

他们普遍患有招商引资饥渴症——正是这样的‘卖方市场’,也进一步成就了宋儒华。

为了方便参加各地庆祝活动,宋儒华甚至包下两架小型商务飞机,全国四处游走签约,可谓物尽奢华,轰动一时。

一派歌舞升平,一片歌功颂德。

呈现在世人面前的top,俨然就是一个如日中天的企业形象。

彼时的top,无论是幻想,还是琻山,是中软,还是华科,无人敢撄其锋芒。

戴礼辉很怀念那个年代。

然而,令人唏嘘的是,就在这最顶峰的一刻,楼开始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