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74节(3 / 5)

手,示意众人走过来一些。

其实说穿了也没很简单,所谓演兵无非就是在大家面前操练一下列队、变阵、表演节目……绝技,比如骑兵搞个马上齐射,搞不好还要亲自上阵跟别的军队捉对比试一番。

这次主要的目的,只是借着封侯典礼在六国使者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威武之师,并不是专程搞一次演兵,所以规模会更小,项目也会变少。

新军刚成军,也没有几个人会要求他们去和别的军队比试;至于绝技,新军本来就是为了新的兵种而成立的,这是诸国所没有的军种,就算吕不韦再脑残也不会让新军去表演绝技,所以新军唯一能参加的就是列队和变阵。

这两条简直就是撞到白仲手里了。

队列技术哪家强啊,亚洲东边找中国。

连一群懒洋洋的大学生,军训半个月都能走正步,更何况一群老实的,就想出人头的皇家佃农。

现在可不是“好男不当兵”的宋明清时代,当兵的地位低,所以每回开战之前,就算是戚继光这样的大牛,都得先跟手下谈条件,谈完条件再打仗;现在是“宁可百夫长,胜过一书生”的秦朝,弃笔从戎的例子还是挺多的。

最主要的是,虽然白仲这个主帅年纪小,但人家有爹这个光环加持。

于是,白仲很欢乐的将当年军训的法子一一都提了出来。

当天吃过午饭之后,一份白仲亲手所写的军训法子就传了下去。

要求很严,而且为了让手下人更方便的理解其含义,白仲用得是大白话,因此在这个用竹简的年代,白仲的军训法子正好写了一箩筐。

这些法子既有后世军训列队的窍门,又参考了一些后世武将写的兵书,比如戚继光大牛写的《练兵实纪》等书。

还是那句老话,这个年代的兵书都是意识流,没有老师的话,只靠自己读的话,脑洞得非常大才行。

但后世的兵书就不同了,完全就是一本“手把手教你做将军”,不但有文字详细描写,甚至还有图片,就算一个完全不懂军事的人,照着上面的内容认真做好,做不了一个名将,带一只合格的军队出来还行的。

因此,当白仲的军训法子一写好,白景就拿着书气喘吁吁的跑回来了,“家主,这些东西……这些东西……”

“怎么了?”见白景这么急的跑回来,白仲本来还以为出了什么问题,但询问过后才知道,白景是想告诉她,这种东西不要外传,免得外人学去。

在这个年代,只有读过书,有知识才能上进,才能出人头地。

但是书只有豪门世家才能拥有,越大的家族拥有的书越多,为了保证这些书的安全,大家族会想进一切方法来阻止书籍外传,所以知识是封闭的、独有的,知识的传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