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5 / 6)
该是郎中令手下的一名郎官。所以谓“郎官”其实上是武职,每日除了操练训练之外,就是荷甲持戟,侍卫宫殿,以及陪伴嬴政外出。
随侍的地位比较高一点,嬴政出行之时,随侍往往得随身侍候,因此常伴嬴政左右的白仲,对王绾还是比较熟悉的。
比如,白仲知道王绾前途大好,是未来的秦国丞相,自己应该与之交好。
“长平侯今日真是好雅兴啊。”王绾冲着白仲礼貌的一拱手说道。
说罢,王绾向旁边的男子介绍道:“李兄,这位我跟你说的长平侯白仲白侯。”
“郎官李斯见过长平侯。”名叫“李斯”的男子,冲着白仲行了一个礼,恭恭敬敬说道。
“李郎……”白仲正准备习惯性的免礼,忽然感觉自己刚才好像听见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李郎官,你说你叫什么?我一时没听清楚。”
李斯以为白仲真没听清楚,或者是自己关中雅言说得不标准,遂特意用关中雅言一字一句的开口说道:“郎——官——李——斯!”
李斯?!李斯是谁,熟悉秦朝历史的人没有一个人不认识啊。
决定秦朝命运的三大名人——秦始皇、赵高、李斯,自己已经见过两个,就差这个李斯没见过了。
白仲上上下下打量着这个年约三旬、仪表堂堂的男子,笑着开口问道:“李先生可是楚国人?”
“李斯正是楚国上蔡人。”李斯诚惶诚恐的行了一个礼,恭敬的开口说道:“在下不敢妄称‘先生’,长平侯直呼在下之名即可。”
楚国上蔡……看来果然是那个李斯没有错了。
“李先生不必自谦。李先生乃是荀子先生的高徒,兼修儒法两家之学,学识渊博,当得起一声‘先生’。”白仲看着未来大秦的两位丞相,笑着开口说道:“相逢既是有缘,不如同饮如何?”
白仲的提议让王绾和李斯大喜。
虽然王绾、李斯是未来的丞相,但两人现在尚未发达,不过是吕不韦门下的门客而已,说的好听是随侍秦王的郎官,但实际上按两人的身份,别说是见嬴政了,就连成天跟在嬴政身后的白仲,都是他们所必须仰望的对象。
而白仲这个人,因为是嬴政亲信的关系,所以平常很注意避嫌,待人处事从来是礼貌有余,亲切不足,且从不参与任何私下性质的聚会,从来都是随大溜。
因此,当白仲这个嬴政的大亲信,主动表示对王绾和李斯的善意之时,两人简直快乐得快要飞起来。
尤其是李斯,他自来秦国之后,无时无刻想得都是——效仿先贤们,觐见嬴政,向嬴政亲述自己的政治主张,以求飞黄腾达。
在秦国,君王们用人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很多丞相的起家史,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