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124节(3 / 5)

次想动用国库的钱,都没从他这讨到好去。

此时谢舫说要想出应对之法,他只坐在位置上不说话,看得对面的谢舫是干瞪眼。

倒是工部尚书开口了:“山东临近江苏,而江浙历来是雨水充沛,我看这也不过是一时之困而已。谢老也不要因为钦天监那帮人的说辞而担心。”

工部赵行祖是首辅许寅的门生,所以他自然是帮着许寅说话的。如今谢舫以山东说事,而许寅则是想让皇上拨款去陕西,许寅是陕西人,听闻这两年陕西也是风不调雨不顺的,今年春天的时候黄河大水又泛滥,听说是淹没了沿岸不好田地。

不过谢舫觉得,之前已经给陕西拨过款了,而巡抚也过去巡查过了,都说如今那边一切都慢慢恢复正常了。既然都已经转好了,何不把银子拨给别的有需要的地方。

许寅自然也有说辞,陕西是黄河途经之省,如今虽然老百姓已经被安置了。但是朝廷应该拨款下去修河道,要不然明年要是再来一场大水,还是得淹没。

至于山东,这不是还没到那危机的程度嘛。

皇帝其实也听了他们两人的话,觉得这个说的不错,那个好像也有些道理。后来他听烦了,就让内阁拟定个章程呈报上来便是。

结果他们倒好,把户部和工部的一块拉过来吵架了。

皇帝这几日休息不太好,只觉得头昏昏沉沉的,如今被他们这么嗡嗡嗡地说话,只觉得更疼了。

所以他立即说道:“这两省之事都是关系到国家民生的,我知众位爱卿都是心系百姓之人。但此事不是一日就能讨论的,不如你们内阁议定之后,再呈报上来。”

噗,皇帝更干脆,又把皮球踢了回去。

许寅冷笑了一声,谢舫倒是不声不响地。

不过皇帝见他们都在,便一手撑着额头,有些头疼地说道:“既然如今众位爱卿都在,我这处正有一事要让你们讨论个章程出来。”

“皇上只管吩咐便是,”许寅立即接口。

皇帝一脸为难地看了眼众人,道:“想来这几日闹的沸沸扬扬的事情大家也是知道的?”

他虽然没说是什么,不过在座的哪个不是人精,这几日把京城闹得鸡飞狗跳的,可不就是唐国公家几个败家子打了今科状元郎的事情。

当然如今的版本是,状元郎打了这些败家子,为民除害了。

谢舫倒是一脸淡定,就跟皇上说的这事好像跟他没关系一样。

不过他不说话,却有人开口了,唐友明是这两年刚进的内阁,他为官清廉又曾历任山东巡抚、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务,也算是一个能吏。

如今他开口道:“皇上,臣以为勋贵之家,沐浴皇恩,更应谨省修身,可如今唐国公不仅不能教导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