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1 / 3)
孟老太太心知儿子有话要说,命钟氏“带哥儿姐儿回去歇息,晚上摆家宴接风”,命胡氏“怡姐儿宇哥儿两个身上都不爽快,回去看看”,众人告退后,孟老太太连服侍的丫头也遣了出去,屋里只留下母子二人。
“你这次回京述职,打点的怎样了?”孟老太太关切的问道。她生了三个儿子,老大忠厚、好学,却偏偏三十多岁才中举人,之后也不过做个县学教谕;老三聪明、机灵,最能讨她欢心,读书却是不行,连个秀才也没考过,到死都只是白身;反倒是这个从小最不招她待见的老二,年纪轻轻中了进士,做了京官,光耀门楣。老二的仕途,自然是她最关心的。
“儿子这次评了卓异,可见上司对儿子是极满意的。”孟赉的声音中有一丝兴奋,要知道本朝官员考评极少有能评卓异的,
“可是能再升一级了?”孟老太太急切的问。
“这倒未必”,孟赉沉吟了一下,“极可能还是四品。”还是谦虚些好。
本朝惯例,官员从六品升上去最是艰难,升过六品可算是中级官员;从四品升上去也是极艰难,四品再往上升就是高级官员了。天下承平已久,冗员日渐增多,想再往上升,恐怕不容易。
孟老太太有些失望。老二再升官她这做娘的才有脸面,思忖了片刻,迟疑着问“吉安侯府没给使上力?”钟氏的娘家不是很厉害吗?
“舅兄是武职,任西南将军”,孟赉解释,“四品以下文官是吏部和都察院考核。”
知道自己娘的斤两,对官场的事孟赉不欲多说,忙转过话头,“这升不升级的倒在其次,能回京城守着您,孝敬您,才是好的。”
这倒是,孟老太太想到儿子以后能承欢膝下,又高兴起来。
母子俩又说起闲话,孟赉心里想说的话,几经思量还是没有说出口。算了,自己的亲娘,怎么说?都过去了,以后有自己护着,不会让自己的闺女再吃亏受气。
悠然回到自己的小院,只觉自己风尘仆仆十分疲倦,大丫头莫连已是快手快脚的收拾好床铺,备好浴桶,悠然略吃几口茶饭,泡了热水后倒头便睡。
一觉醒来已是日暮时分,朦胧中听到莫连在喝斥莫陶,“老爷的事是咱们能议论的?”
悠然坐起来,掀起床帘,圆圆脸、才留头的莫陶忙跑过来,陪笑问道“姑娘醒了?可要吃茶?”
悠然点点头,莫陶忙用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倒了茶,奉给悠然,悠然一口喝干,嗯,是普洱,不错,又要了半杯。
“又被你姐姐骂了?”喝完茶,悠然慢吞吞的问道。
“嗯”莫陶垂着头,认错知改的乖巧样子。
“为什么呀?”悠然睡醒了无聊,八卦起来。
“听见老太太院里几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