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32节(3 / 4)

?”

范晋川默了默,声音有一股苍凉:“有时候我总会想,为何你明明小我数岁,却似乎看破世事,波澜不惊,透露着一种冷眼旁观的漠然。”

“那是因为大人不知我经历过什么。”

顿了下,她又道:“这世上有太多太多的不平事,我的心太小,没办法也没能力去关注别的其他事物。既然明知道无能无力,那就索性忽视它。”

“可我做不到。”

凤笙的声音还在持续响着:“就像之前我与你所说,此地频繁受灾,朝廷屡屡派人赈济,怎可能置之不顾。既然一直没能解决,肯定是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阻碍。”

“什么阻碍?”

“人,银子,官位,朝廷,社稷,江山。”

“你说前三者,我还能相信,可朝廷社稷江山?思九州之博大,大周岂止两淮一地!”

凤笙依旧是淡淡的:“可两淮一地的赋税,占据了天下赋税之半。大周疆域辽阔,能收上赋税的地方却极少,而边关的军费,外海的蛮夷,哪处不需要银子?”

“你的意思是,两淮的乱象其实圣上知道,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我不知道。”

过了会儿,她又说:“也许吧。”

“我不信!陛下励精图治,内政修明,于政务上十分勤勉,每日天不亮就起,半夜三更还在批阅奏折,他怎可能明知百姓受苦,却置之不管?”

“既然你不信,那就算了,我一个草民,岂可置喙一国之君。”

“从这里回去,我就上书将此地之乱象禀奏给陛下!”

“随你。好了,我先回房休息会儿。”

……

凤笙回到房中,盖上厚厚的棉被还是觉得冷。

她感觉自己可能要病了,最后果然病了。

她发了高热,烧得迷迷糊糊,似乎听见禹叔在叫她,又似乎听见是范晋川在跟她说话。

她后悔了,当初就不该跟这书呆子来泰州,她的目的是为父翻案,如今却深陷泥沼,自己想做的事做不了,成天就忙着县衙这点破事。

今天操心秋收,明天操心谁家的牲口丢了,两家不依不饶打官司。还有收粮的,水灾的,还有巡检司那边,勾庆的话太难套了,她感觉到处都是线头,却没办法从众多线头抽出一根。

所谓的为父翻案,似乎就是个笑话。

她还梦见自己回到幼年的时候,她爹循循善诱的教导她读书。可是读着读着,她爹突然满脸鲜血,说自己死的好惨……

“方贤弟,方贤弟!”

凤笙悠悠转醒,费力地睁开眼睛,看见的是范晋川愧疚的脸。

“都是我不好,如果不是我冲动,你也不会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