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26节(3 / 4)

为他们有他们说得那么惨?”

“难道还有假?”范晋川有点懵。

“十分里面掺了一两分,你也不一定能分辨出来。等着吧,假不假过两日就知道了。”

*

用完饭后,各自回房小憩。

起来后,方凤笙就拉着范晋川下棋。

期间,胡知县和刘县丞也来求见过,因为方凤笙交代,一律不见。

就这么挺了一天,第二天还是如此,第三天凤笙让知秋和小七故意在外面说话说漏了嘴,说老爷打算写信给府台大人。

当天晚上,刘县丞找了来,说胡知县把缺失的粮食都补上了。

本就只差粮食这一项,所以胡知县根本没和范晋川碰面,在范晋川接了大印后,第二天就带着家眷离开了。

“贤弟,你怎知他们是故意诓骗?你又为何笃定他们一定会把粮食补上?”

一大早,范晋川就来了,跟在方凤笙身后转了半上午。

可方凤笙就是不理他,喝喝茶拉着知秋下棋,坐累了还去外面逛了一圈儿。

一直到中午用午饭的时候,凤笙看他那可怜巴巴的样子,才跟他说话。

“因为我有个好爹爹。”

呃?这话是何意?

凤笙有点无奈道:“你以为绍兴师爷的名头真是吹出来的吗?我们和普通路子出来的师爷不同。就好比我来说,我从小就是听着这种官场上的各种杂事长大的,亲朋好友乡邻之间,有什么稀奇古怪或者离奇的事情,也会互通有无。甚至还有人将自己的经历和所见所闻,写成手书传给后人,代代积累,代代相传,这些都是经验。

“像他们这次干的事,其实在官场上并不是什么秘密。寅吃卯粮,甚至拿常平仓里的粮食出来倒卖,赚取差价,开始就是赚差价,赚着赚着就忘了填窟窿。上面吃肉,下面跟着喝汤,能瞒就瞒,能骗就骗,上任骗下任,下一任再往后面栽赃,都是沉疴痼疾。”

“那为什么没人出来管?”

“谁管?”

这话堵得范晋川说不出来话了,显然这种事与他脑子里固有的观念不同,他的脸憋得通红,半晌才憋出一句。

“如若不管,仓中无粮,一旦碰见灾情,如何赈灾?”

“等着上面发赈灾粮。”

“如若上面没有发赈灾粮,而是让当地自己赈灾,又如何?”

“拖着,或者找大户捐粮。”

“如果眼看百姓就要饿死了,大户却不肯捐粮,又如何?”

“听天由命。不过你放心,办法总比困难多,饿死谁也不会饿死他们。”

范晋川粗喘一声,又道:“他们这么干,就不怕事情败露?”

凤笙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