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2 / 6)
当存舍身以报国恩之志,怎可逡巡不前。还不速将几人给我拿下。”
军官得了命令再不迟疑,亲自带领官兵冲了上来。领头侍卫呼喝一声,几个人拿出兵器堵在搭板处。
军官奔在最前,抽出钢刀猛剁下来。几个侍卫口气虽大,本事却是稀疏。
居然堵他不住,不久就被他冲上甲板。随后官兵也相继冲了上来,战到一起。几个回合后,当的一声,军官一刀劈到领头侍卫后背,被银甲挡住,领头侍卫哇的喷出满满一口血,扑倒在地。军官微一愣神,似乎未想到对手如此不济。
只是刀劈后背时,他用的是刀背儿,怎么那侍卫吐得像被铁锤击打了一般?
就在迟疑间,只见当地的地方官,均县的县令带着衙役也一路赶来。
等到了地方,那年纪看起来不大的县令,板着脸对身后的文书先生道:“且都记下,曹德胜将军麾下炼字营军官无故上船,殴打琅王府侍卫呕血,倒地不起!”
第94章
这些个曹德胜手下的军官都是豪横惯了的。这些日子参与剿灭水匪事宜,两岸官员哪个不是言听计从, 尽力配合。
却不知从哪里冒出这么个愣头青, 还带着文书拿着笔墨, 这不是存心找茬的架势吗?
当下那领头的军官将脸一横, 便想给这芝麻县官些排头吃吃。
这县官乃是新近科考舞弊冤案后,平复的贡生之一。乃是琅王一系的亲信。所以就算那军官抬出了剿匪大将军曹德胜的名头,那脸色也未变。
只吩咐身后的文书, 再追加一条——殴打琅王府的侍卫乃是曹将军的指示。
那军官一听,更是不干,可是对方乃朝廷官员,自己不方便动手, 否则殴打官员的罪责可是不好洗脱。
就在这时,曹德胜的儿子曹秉仁带着人走了过来,二十出头的青年这几天正是得意时, 此时阴沉着脸,更是官架子十足。
他几步走到这县令的面前, 瞪眼道:“本小将军接了线报, 这船上私藏了禁品,你这般阻拦, 岂不是与私运禁品的船主是一伙儿的?”
那县令沉着脸道:“本官阻拦自有本官的道理, 却不知将军是从何处得来的线报?可否告知一二?”
曹秉仁的耐心尽数告罄了,为了确凿保靠, 崔家装船的那几日, 他的父亲偷偷派人混了进去, 凿开了其中三四个大箱,除了箱子上面铺着一层米外,下面的全是大块的熟铁锭,只待熔炉一下便可打制成武器。
若是别的商贾之家还好,不过是一时被钱银蒙蔽了的短视商贾。
可是琅王妃娘家经营的船行查出了偷运铁锭,那意义便另有不同,这便是狼王与番邦勾结的铁证,一经查证那是翻身无望,注定了满门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