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1145章 不谈情怀谈利益(3 / 4)

笔资金的最终批复权,结果就被学校拒绝了。这个集成电路中心挂着紫微星的名,却是学校的资产,要利用学校的科研力量。

后来,紫微星退而求其次,要求拥有自己出资的那5亿经费的审批权和监督权。剩下那10亿元,由校方来管理。

这个方案得到了通过。

校方也是体制,跟体制的合作一定要万分小心才行。

这也是华为的奋斗史令人动容的原因。

国外的科技企业,可以跟高校合作,给钱资助他们做研究,研究成果共享。很多数学家、物理学家、材料学家等等跟公司业务没有直接关联的专家,公司不需要聘请,直接跟高校的教授合作就行,省钱省事。

可国内就不行了,首先是高校里的科研力量不够强,再就是学术研究的种种弊病太多了。华为想搞高精尖的科技创新,就离不开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材料学家等一大批跟自身主业没有直接关联的科学家。忌惮着跟国内高校合作,那就只能自己花大价钱养着了。

搜狐大厦背靠着清华。

这个资源如果不用的话,真是太浪费了。企业培养人才的数量,肯定不如大学那么多。这个紫微星-清华集成电路中心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可能都进入紫微星,会供养给国内整个芯片产业。

这里是首都,是五道口的清华科技园。

一旦发生分歧了,紫微星这边几分钟就能上门跟清华理论了,甚至可以通到更高层。华为就没有紫微星这样的地利人和的优势了。

这个集成电路中心的紫微星一方的负责人,就是梁静。

这次,她是过来汇报调研结果的。

周不器先开口了,“你不是去南边了吗?”

梁静道:“嗯,我跟李学令见了一面,简单地说了Helo和YY合作的事。听说刘任出事,就回来了。”

周不器摆摆手,避开这茬,“说说吧,研究中心怎么样?”

梁静递上来了一个文件夹,大概有十几页的A4纸,沉声道:“不太好。”

周不器翻开文件夹,快速地浏览他的调研报告,头也不抬的说:“可以想象,我们是有心理准备的。否则也不可能主张要有资金的审批权和监督权。”

梁静道:“主要有四个问题,比较突出。”

“嗯。”

“第一,学术造假严重,造假成本太低。”

“这对我们来说不是问题,集成电路的研究不单是学术研究,是要真正拿出科研成果的。我们也有专家,是真是假,一查便知。”

对这一点,周不器比较放心。

集成电路不是数学、分子生物学,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理论,是要真正地拿出设计图,甚至要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