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章 芯片双子星(3 / 4)
“真做?”
“嗯,必须做,这是我们的机会。”
沈向阳深深地看他一眼,“这个方向比云计算的风险还大,而且国内缺乏相关的配套设施,也缺乏足够多的人才。想做AI芯片,就需要有精通软硬两种技术的顶级人才,既要懂人工智能,又要懂芯片设计。”
“你呢?”
“我不行,”沈向阳摇了摇头,“我对芯片设计的方向缺乏研究。不过李易男还可以,他的互联网知识不算顶级,也挺不错的。”
周不器一挥手,“不管怎样,这件事就这么定了,马上启动。紫微星这边,做AI芯片;爱斯达那边,做4g通用芯片。双子星,缺一不可。”
沈向阳早就猜到这个结果了。
这符合他对周大老板的认知。
稍做沉默,缓缓地说:“这会是一个大工程,国内不仅缺乏相关产业,更缺乏相关人才。我认为要分为三步走。”
“你说!”
“第一,让李易男加入紫微星的技术委员会,并担任紫微星研究院的副院长,协调和完善两边的技术协作。”
“好!”
这当然没问题。
虽然是改名了,但紫微星和爱斯达就是货真价实的一家人。虽然不是一个集团公司,但属于控股的关系。
就像阿里和拆分后的蚂蚁,从股权结构上看是两家公司,可从管理体系中看,蚂蚁依旧在阿里的组织体系内。
沈向阳道:“第二,跟清华大学合作。我跟李易男谈过了,他也去微电子所考察了。做芯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五年、十年能出结果就不错了。国内缺少人才,那咱们就自己从零开始培养。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来设计专业课程。”
周不器抽了抽嘴角。
靠!
又来布置任务。
这种事,肯定要周大老板出面协调了,不仅要沟通好学校,还要跟中央和教育口的主管部门协商。
在清华弄一个新专业,又是这种级别的高科技……少说也要投资几十上百亿,要邀请国内外最顶尖的教授,必须得靠国家力量来推动。
沈向阳也知道这很有难度,说道:“如果开设不了本科专业,可以设硕士和博士专业。吸纳计算机专业和集成电路专业的本科同学。”
这就简单多了。
甚至都不用国家推动了,紫微星出点钱就能给办了,周不器脸色好看了许多,轻轻点头,“嗯,回头就组织一个技术访问团,去跟清华接洽。”
沈向阳道:“第三点,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了,还是要去硅谷发展,在硅谷建立生物计算实验室和AI芯片实验室。把那边的研究成果拿回来,跟国内这边的研究对接,也可以在教学中应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