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 章(11 / 12)
懵懂懂地感受到了,做太子的压力——有贪官了,欺上瞒下,他要管;做太子的拘束——他的东西,其他人都不能用,他以前觉得天经地义,他是太子,可他真心想帮助太医院的时候,无从帮忙。
太子又想起那天他和皇后娘娘一起出宫的情形,每个人都觉得他是太子,对他只有恭敬和畏惧,完全没有他们提起保康弟弟的时候,那份喜悦和爱戴。
做太子,就是这样吗?
太子今儿上课的时候,和他的老师们提出来“皇上减免百姓税赋,但老百姓的税赋负担还是很重”的问题。
他的老师们,张英,熊赐履、汤斌、王掞……一大半都是当世的理学大家,一直以来,辅佐皇上做一个“外王内圣”的明君是他们的志向,是他们实现“救世济民”,实现一腔作为汉家文人的报国心愿的方法。
他们也是这般教导太子,期待聪慧的太子不光有才华和孝顺,还有通达和仁心,期待太子将来继承皇上打下来的偌大江山,做一个类似“文景之治”那样的太平盛世守成明君。
可他们此刻,面对太子的问题,明知道解决这个问题前朝的“一条鞭法”最合适,却都说不出口。
一切,只因为,他们也是士人,还是士人集体的代言人。
他们自己到了地方,兴修水利、兴教化、铺桥修路……政绩都非常好,他们也真心体谅老百姓受的苦,他们也想报效皇上和太子,可他们,有他们的天然立场,那种带给他们荣耀的出身带来的立场。
这样的情况,太子能获得的答案,就是重新启动先皇时期的巡按制度,巡视地方,严惩官员贪污、不作为等等行为。
可是,太子本身很聪明,太子已经七岁了专心致志地学了这么几年,这些日子因着保康弟弟回宫,汗阿玛病重,他经历了很多,成长了一些。
太子也没追问,而是找到教导保康弟弟的老师们。
容若姿态从容:“太子殿下,这个答案,只能太子殿下自己去思考。太子殿下认为该什么做最有效果,大胆给皇上上折子。”
阿灵阿态度恭敬:“太子殿下,当前官场上的弊端,不是一朝一日形成,也不是一朝一日可以解决,也不是有了方法,就可以全力实施。山西省可以实施,那是因为山西省情况特殊。其他地方……很难,很难。”
太子眉心紧皱。
他是太子,本来应该是他有了方法,汗阿玛同意后,全天下人都应该听他的,可是仅仅太医院编书一件小事,他若不好好想办法兑换银子出来,他就无从着手。
太子看向石溪道人。
石溪道人不想和其他的皇家人多打交道,可他瞧着太子一副很诚心的样子,免不了小小的感动:“暂时来说,巡按巡视地方,可行。可是,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