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 35 章(2 / 9)

人陪着太皇太后,苏茉儿姑姑瞧着太皇太后老去的面容,想起来太皇太后当年的青春岁月,忍不住默默流泪。

太皇太后却是抬头看她一眼,安慰道:“我老了。孩子们大了。”

苏茉儿姑姑哭着,轻轻摇头:“太皇太后没老。”

太皇太后微微笑。

她老了,她可能,早就老了。

当年她以为,大清刚刚入关,南明政权反抗斗争仍在持续进行,前线的历次战役当中都有科尔沁部的大力支持,都需要科尔沁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稳定北部和南部蒙古这一方面。

这个认为是对的。可她固执地使用了一个方法——皇后的位子。

而“他”执意要废后。

一边娘家,一边夫家,她承认她有私心,她都想顾着,她自大地认为“他”终归是自己的亲儿子……她在勉强同意“他”废后的同时,再次枉顾“他”的个人意愿,为“他”再立一位蒙古皇后。

就是让现在的太皇太后看来,这也很应该,满蒙联姻,这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母族考虑,更是为巩固满蒙一体的需要,为了大清国的边境安稳考虑。

可是,如果时光重来,她会不会,她或许,她应该,她可以,试着……使用其他的方法吗?她会稍稍缓和一下态度吗?

太皇太后也不知道。太皇太后一时间又想起那位聪颖贤惠的董鄂氏,想起“他”和她的数次激烈抗争,想起皇太后这些年在宫里的孤单寂寞……

想起她的皇帝孙儿,比“他”懂事,比“他”性情圆融,比“他”能容忍……

现在宫里也有蒙古妃子,皇帝喜欢,一点儿也不排斥,给足了她这个皇祖母的面子……可是,皇帝同样不会再容许有蒙古血统的皇子出生。

朝里汉家大臣逐渐受到重用,南书房一步一步地取代满洲八旗议政会议,来自科尔沁的王公大臣一步一步地被边缘化,皇帝和“他”一样将重心落在中原,方法有过之而不及。

京城的八旗姑娘都学着汉家文化,不再学骑马打猎,皇帝本人也喜欢,喜欢有文化温柔秀气的八旗姑娘,喜欢汉家女子,同样拒绝蒙古姑娘。

…………

一桩桩,一件件,都在太皇太后的心里装着,皇帝是她和苏茉儿,连同文武大臣一起教导出来,皇帝做着比“他”当初更为明显多多的事情,可她却没有生气,反而觉得皇帝做得好。

她早就“老”了,无能为力了,她不能,也没有和当初辖制“他”辖制皇帝,她给皇帝选皇后,没有选科尔沁的姑娘;选继后,也没有选科尔沁的姑娘。

她自己,也被这天下大势挟裹的只能顺从。

暖阁里静到了极点,苏茉儿只默默流泪。过了好一会儿,太皇太后好似突然从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