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开始(2 / 6)
一眼,拂袖重新在蒲团盘膝坐下。
“何谓春秋?”他道。
乐亭施礼,道:“元年春,王正月,道之始也。”撩衣跽坐与王树对面的蒲团。
此二人开口,台下的议论顿消。
开始了。
只是与先前的不同,街还传来猪叫人喊嘈杂。
也好,大隐隐于市,如此场景也别有一番风味。
所有的视线都凝聚到台,站得近的专注倾听,站得远的也挤过来,想办法从前方打听到具体的对话,街边搭建的凉棚下各家安置的书生清客提笔疾书.....
此一论战算不能名留青史,县志少不了一笔了,至于到时候是贬还是赞,那看谁赢谁输了。
王树赢,从此淮南学派占据长安府,关学消亡,长安府县志必然会被掌握笔墨的淮南学派人书写,那么王树此举被称赞,乐亭成了哗众取宠的竖子。
乐亭赢,王树离开长安府,关学依旧为长安主导,乐亭成了关学功臣当赞....
“他真六年只读了一本左氏春秋?”柳老太爷好问道。
“没有人知道他读了啥。”一个家丁喘着气道,显然是刚打听消息回来,乐亭这个人一开始只是长安城的一个笑话,现在连笑话也谈不,无人在意理会了。
谁想到他这次会突然冒出来。
“卖身十年,如今在社学读了六年多了,每天最多半日在社学,蒙学熬走了三个先生,后来开始读经,又跟了两个先生....都说实在是资质平平,怎么讲都不通窍。”
“青霞先生初来时特意问过他的学问,当时默然没有评价,后来便让他随意。”
“随意的意思是他想怎么样怎么样吧,反正也读不出什么来。”
这样啊,柳老太爷坐直身子,手里的金球也不转了,道:“那他说不定会赢。”
“不可能吧,那么笨的人,要是聪明的话谁六年只读一本书。”一个老爷说道。
柳老太爷将手里的金球一碰,道:“要是真笨的话,又怎么会一本书读六年。”
这句话有什么区别吗?在场的人对视一眼。
“越简单的事越不容易啊。”柳老太爷道,重新靠回摇椅,“去看看,家里还有哪个姑娘该说亲了。”
又来了.....难不成这乐亭也能考个功名?如果真能功名,六年十年十六年都没问题,他们柳家等得起,只是....
“太爷,不再等等看?”一个老爷迟疑道,“算他六年读一本书不简单,但王树可是已经读了六十年书了...”
输了之后可不好看。
“输了更要如此,我们柳家从来不做锦添花的事,雪送炭才是真情义,要不然你们以为薛青为什么跟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