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三十一章 简单(4 / 7)

少年们激动,还好被知知堂的成员们制止了。

“请命是为了达天听,这次与张撵那次不同,朝廷被权臣蒙蔽,我们才要做些事让朝廷知道,这次朝廷已经知道,所以我们静观事态进展可以了。”

“查案定罪都有朝廷官员和朝廷法度,我们莫要骚动扰乱,以免被奸人利用。”

“知知堂在京城会将消息及时的传来,大家放心,京城里张莲塘等人已经不再是学生,身为官员可以参与到这次案件。”

安抚了骚动的学生们,最终大家决定听从社学的安排,以六道泉山社学的名义写了万言书奏请命,为青霞先生为薛青为天下读书人求公道。

每个学生都可以将自己的章写在面,这些日子所有人都在讨论交流,题材从策到问到辩不同,非但没有影响课业,反而不少人更加废寝忘食.....唯恐自己的章写的不好丢了面子。

晨光大亮,社学里的学生们聚集越来越多,忽的有人从山下跑来,气喘吁吁。

“不好了,不好了。”他大声喊道,“府学不允许写万言书了。”

这一声喊让山林间安静片刻,旋即哗然。

“为什么?”

“不是说好了的?怎么又不允许了?”

......

......

“那是因为先前提议说好的是社学教习,现在府学请的新社学教谕到了。”

六道泉山脚下的知知草堂里,不少少年们团坐其,神情肃重,听其一个少年说话。

“这位新教谕是白鹿书院的王树。”

此言一出,在座的少年们发出惊喜的声音。

“王树王斋生先生。”

“竟然请到了斋生先生。”

“斋生先生学问令人佩服啊。”

“但是,他是淮南学派的。”

惊喜的议论声忽的响起一个声音,这声音让草堂内再次安静,大家的视线看向说话的少年。

“我们长安府,我们关,可都是以青霞先生为首的关学派。”那少年神情肃重,端正盘坐道,“如今却请了淮南派的王斋生来,岂不危矣?”

虽然如今大家只是读书的少年学生,但对于道学门派也是有所了解的,自春秋圣人百家说之后,儒门道统纷杂,关学蜀学洛学淮南等等林立各成一统,虽然各派之间交流互相吸取,但却又严格坚守,涉及门派道学之争绝不相让,可以说你死我活。

道学之争主要通过授学育人来抢占地盘以及决定地位高低,而最关键的是学派要有出名足以号令士林的大儒,如当今关学大儒林樾林青霞。

关学派能有今日在士林的地位,是因为他,不仅风儒名煊赫,且在朝为翰林高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