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节(3 / 4)
上,记着当初徐太妃侍寝之事,说来太妃当初进宫的时候,先帝年纪已经大了,竟还能那样宠幸她,只可惜太妃没有福气,竟没有留下个血脉之类的。”
冯公公竖起耳朵听着,隐隐约约地倒是明白,因呵呵地笑了起来,道:“皇上说错了,这徐太妃没有留下血脉,才是对的,要真的有了血脉,那才是大祸临头呢。”
“你说什么?”赵踞问。
冯公公突然醒悟自己失言了,支支唔唔,不敢再说。
赵踞却又一笑,道:“公公不必忌讳,朕只是跟公公闲谈而已,你只管实话实说,朕不会怪罪你,可是你也别隐瞒朕,知道吗?”
冯公公年事已高,有一些事早就看破了,如今听皇帝如此说,便道:“皇上是仁慈的明君,奴婢的意思是,这徐太妃啊……也是个苦命人。”
“怎么说呢?”
“其实……”冯公公左右看看,确信身边无人,才小声道:“先帝并没有真正临幸过徐太妃……”
老者的声音,沧桑而沙哑,犹如耳语,又像是一缕烟尘。
“你、你……”赵踞自觉浑身的血液都冻结了,舌头都有些僵直:“可是敬事房的档册上、明明记载。”
“那是当然了,”老太监的声音更轻:“是当时先帝叫奴婢们记档的,但是、奴婢们毕竟是常年伺候宫内,看女人是最准的,谁是处子,谁已经不是,只要一眼就能看出来,何况还有那些行房时候的痕迹、响动……”
冯公公还在喋喋不休地说着,赵踞身形一晃,忙摁住圈椅的扶手。
第136章
皇帝坐在圈椅之中,灵魂出窍,身不由己地听着老太监念念叨叨。
历来皇帝宠幸妃子或者宫女,敬事房一般都会记录在册,假如以后妃嫔或者宫女们有身孕的话,也可以有记录可查。
但是如果皇帝心情不好,或者不喜欢侍寝的对象,便会选择不记录在档,这时侯伺候的太监往往就会再送一碗避子汤给那女子。
徐悯进宫的时候,先帝已经年事已高,别的妃嫔一概不能承宠。
却只有徐悯突然间大得圣意,屡次召幸,而且每次都记录在档,这可是别人都难以企及的殊荣。
所以宫内的人还曾暗中猜疑,说是徐悯用了什么见不得人的狐媚手法,把皇帝魅惑住了。
赵踞自觉魂魄飘飘荡荡,遂身不由己地问道:“可是、先帝又为什么要叫人记档?”
冯公公笑了几声,道:“这个奴婢怎么知道呢……可是奴婢大胆猜测,也许、是因为皇上太喜欢徐太妃了,又或者,是皇上还想让世人知道、自己还能雄风不老吧……毕竟、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已经老了……”
徐悯貌美温柔,比花解语,正是男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