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节(2 / 4)
。
公司离王府井不远, 她们信步走着,两旁琳琅满目, 却无心去看,蔡颖低声倾诉着, “他们可真是过份呐……”
还是圣诞前夜的事,吴家人被警察赶走后, 第二天他们并没有守在家门前等,而是找到了蔡颖工作的制衣厂,在大门口向路过的员工哭诉。
在他们的口中, 蔡颖为了回城离开了农村的丈夫, 抛弃了年幼的儿子,现在儿子长大了,生活穷困潦倒, 母亲却为富不仁, 不肯伸出援手。
蔡颖的往事,除了过去的老朋友,知道的人并不多, 便是很早加入霓裳羽衣的玉竹也不太清楚, 更不必论及众多员工了。
许多人都相信了他们的话, 对大壮同情起来。
同胞姐弟,一个在母亲身边长大, 过着富足的生活, 一个留在乡村, 生活贫困,当娘的应该多照顾一些。
“我才到单位,就有好多人围着我劝,她们都以为我接纳儿子,一家人团聚,才是最好的结果。”
蔡颖唏嘘一声,“大家面前,我不想说大壮的坏话,免得他将来名声坏了。
嗯,那时我还全心全意为他着想,总想着毕竟我亏欠了他。”
“正赶上刘经理到制衣场送货——他才进霓裳羽衣就去了襄平的编织厂,那时我也在,我们就认识了。
后来我看他人头熟,办事能力强,又常去襄平出差,就托他帮着大壮跑分配、买房子。”
“刘经理听了几句,上去揪着吴强和大壮大骂一顿,将他们赶走了。”
“然后他又把我骂了一通。
唉,他骂得不错,我一下子醒悟过来,对大壮再好,也捂不热他的心了。”
“这些年表面大壮没在我身边,好象我对他关心不够,但其实呢,我到北京之后,时常比着梓恒的东西给他买了邮去,更不必说上大学这三年,简直把他当成三岁孩子照顾。
现在他才二十出头,房子和结婚的钱都准备好了,什么也不缺。”
“反过来,小豆儿才是一直跟着我吃苦的孩子,我们娘俩儿一起穿旧衣服,吃最便宜的菜,睡过饭桌,住过低矮阴暗的小仓库……
这孩子从来不叫苦,几岁时就知道帮妈妈干活了,绕毛线、拆旧手套、做饭、打扫卫生;还有,她事事都不用我操心,自己学习,自己考大学、自己找工作,样样都顺顺利利的,我根本没管过什么。”
鲁盼儿想想,果然如此,“可不是,最容易忽视的总是身边的人。”
“这些我挣了钱,给父母买了房子,给大壮也买了,就没给小豆儿买!
不只房子,认真算起来,我竟没给她买过一件的贵重东西,倒是给大壮花的钱更多……”
说到这里,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