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211节(2 / 4)

有学问的出主意,有钱的投资。”

杨瑾也赞同,“大家集思广益,肯定会想出许多实用的好办法。”

张厅长已经退二线了,每天沉迷于书斋;赵新月的工厂任务特别重;钱进是国外回来的经济专家,还给国家领导们讲过课……

丰美便有些担心,“大家能来吗?”

“先前我们同学朋友们时常在一起聚会,这些年大家都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又结了婚有了孩子,各自奔忙,见面就少了。

这一次,既为襄平的建设出一份力,也顺便在一起聊聊天。”

杨瑾笑着说,显然很笃定。

鲁盼儿也说:

“你放心好了,我和你姐夫一定把大家都请来,给你帮忙,也给襄平县帮忙。”

“县里决定招商引资,很多人都不相信呢!

他们看惯了古城墙,不觉得有什么珍贵的,也不相信会有人来我们这个偏僻的小县长投资。

刘县长之所以让我过来打前站,也是觉得招商工作一定会很艰难,也很漫长。

没想到我才来姐姐家,就已经找到第一份投资了,姐夫也同意帮我们建设博物馆。”

“姐和姐夫还要将大家邀请到一处,共同为我们襄平县出谋划策——这么大的事,我得赶紧告诉刘县长!”

丰美激动地给刘县长打了电话,报告了这边的情形。

刘北听了十分高兴,再三感谢鲁盼儿,又约好在会谈时到北京聆听大家的意见。

鲁盼儿是最实干的人,当天便开始联系朋友们,定下周末在自家聚会。

周末的清早,刘北带着县政府的几位工作人员来到西山胡同一号,热情握着鲁盼儿的手说:

“太感谢你们了!”

鲁盼儿就笑,“刘县长这样客气,我竟然不习惯了呢。”

“我是真诚地感谢呀!”

刘北哈哈一笑,“我前段时间去南方学习,回来后便下决心招商引资,可是大家都不信襄平能招来资金技术,我自己也时常担心。

所以乍听到你们的热心,我真是高兴极了,恨不得立即来北京。”

鲁盼儿估计刘北一行人是坐夜车过来的,便问:

“你们是不是没吃早饭?

我给你们煎几个蛋饼吧。”

“不用麻烦,我们刚刚在车站前吃过了。”

刘北说着拿出笔记本和钢笔,与鲁盼儿聊起投资的事,边听边记,十分认真。

跟他同来的工作人员也都用心地倾听记录。

“哥,你来了怎么不告诉我?”

刘南进门就“埋怨”“自从当了县长,也不知道整天忙什么,我想见一面都难,嫂子也说你总不在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