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节(2 / 4)
户口的事情才安排好,蔡颖却找来了,“我想请几天假,回东平安堡村给小豆儿迁户口。”
她也拿到了户口迁入证明。
“迁户口不必回去的,我们已经托了小春婶儿和郑峰帮忙,再把小豆儿的加上就行了。”
蔡颖迟疑了一下,“我还是想回去一趟,亲自向九爷、小春婶儿道声谢;再看看大壮。”
这么多年,蔡颖一次也没有回去,与自己对老家满满的思念不同,她的心情应该是非常复杂的,毕竟那里带给她的不全是幸福和快乐。
不过,她心里从没忘记大壮,那个从小就从她怀里被抱着离开的儿子。
每每鲁盼儿给儿子买什么,蔡颖也会悄悄买上一份差不多的邮到村里,条件好了之后,她还曾经打算将儿子接到身边,毕竟北京的环境更好些。
但是吴家没有同意。
鲁盼儿理解地点点头,“回去一次也好。”
蔡颖带着小豆儿一起回去的,几天后回来了,将几个孩子的户口迁到北京,顺便给鲁盼儿带来不少村里的土物儿,又讲了许多村里的事,“九爷、九奶奶年纪虽然大了,可身体还挺硬实;小春婶儿每天忙忙碌碌的精力特别旺盛;万彩凤一病没了,大龙才找到媳妇;春妮儿又生了,还是女儿,陈婶儿悄悄对我说,老天不公平呢,春妮儿这么好的媳妇,怎么只生了两个姑娘,倒是万红英那样的坏婆娘,一下子就生了个儿子——我就劝她,春妮儿是有福气的人,女儿其实更贴心,就像小豆儿,特别知道心疼我……”
说了半晌,就是没提大壮。
鲁盼儿回村里次数多,见过几回大壮。
吴寿山夫妻俩儿重男轻女,把大孙子当成宝儿,自然用心培养,孩子学习成绩还不错,在乡中学也是名列前茅。
但是,大壮毕竟跟着吴家人长大,心思便有些像那边的人,自私得很。
听说同学们有不会的题问他,他都不肯教。
蔡颖回去了,自然就会发现了。
实情果然如此。
蔡颖心里很不是滋味,又过了几天,实在闷不住才与鲁盼儿说了,“大壮才生下来就被他奶奶抱过去了,我只喂了几个月的奶,几乎没带过,跟我一点儿也不亲。”
“好在你有小豆儿,”鲁盼儿劝道:
“小豆儿从小就特别懂事,我还没见过比她再贴心的女儿呢。”
梓嫣也是好女儿,但与跟着妈妈吃了无数苦的小豆儿又不一样。
“其实我也没指望大壮对我有多好,毕竟我没带过他。”
蔡颖摇摇头,“我本来不好意思说的,他得知我是给小豆儿办户口的,就要求也把户口迁到北京。
可是知青子女落户只有一个名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