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节(4 / 5)
“她又会做衣服,又去国外看过时装表演的,眼光好着呢。”
演员们早知刘南的许多漂亮衣服都是鲁老板做的,还有人前些时候亲耳听鲁老板讲怎么进行服装表演,得益非浅,自然肯听她的建议,又有人详细询问美国时装表演的情形。
这只是个开头,随着演艺圈里时装表演越来越流行,有更多的人选中了这个节目,也就给鲁盼儿带来了更多的生意。
除了演员们做衣服,看了表演的人观众们也会打听了霓裳羽衣专门过来。
生意兴旺,鲁盼儿鲁盼儿又添了机器、请了员工,可磁器口后院实在太小,根本摆不开,她索性在阜城门外买了一处大院子,将所有的机器都搬了过去,正式成立了霓裳羽衣服装厂。
又是店铺又是工厂,鲁盼儿纵是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她便设了厂长、经理、会计、仓库管理等职务。
蔡颖、王玉竹这些最早跟着她做生意的现在都有了职位,各自担起一部分责任,又涨了工资,大家劲头比先前还足呢。
如此一来,鲁盼儿这个老板就把具体的事务都交下去,每周到各处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再看看帐掌握经营情况,最多的心思还用在服装设计上——这是霓裳羽衣发展的根本,也是她最喜欢做的。
这天她在秀水街店前才下车,张宁就笑着过来招呼,“鲁姐,你开车很熟练了呀,我还不敢自己开呢。”
鲁盼儿锁了车,“我学开车比你早,练的时间也长,当然就更熟练了。”
还是看到宁林买车,她就开始学开车,如今买了车,很快就上手了,“你多练练就好了。”
“宁林也这么说,可是我还是有点害怕……”
张宁笑了,又说:
“鲁姐,霓裳羽衣的生意可真好呀!
天气已经冷了,丝绸服装销量都下降了,只有你家的旗袍还卖那么好。”
“江南丝绸的生意也不错嘛。”
秀水街的生意有一多半来自外国人,他们的确很喜欢丝绸,尤其青睐丝绸方巾、手帕、窗帘、桌布等用品;又有鲁盼儿在自家的大笔订单,“不过,我们家的利润怎么也不比不了旗袍。”
一件旗袍的价格是布料的十几倍,哪里是床品、丝巾能比得了的?
据宁林估计,鲁盼儿现在已经比自家有钱了。
要知道,鲁盼儿刚到秀水街开店时,与宁林的差距还很大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宁林买了轿车,鲁盼儿买不起。
可是旗袍店开业后,钱就像流水一样进了霓裳羽衣,她开了服装厂,买了轿车……
宁林虽然没有明说,可显然他心里难过得很,张宁自然也感同身受,她今天过来,自然是有目的的,拉着鲁盼儿的手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