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166节(2 / 4)

满满的,一半是在北京买的鱼、肉、南方的竹笋等等,一半是从红旗九队带来的鸡肉、煮玉米、陈家园子里的菜……

“呀!

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多菜!”

许琴今年研究生毕业,留在她实习的部队医院,眼下还没到正式参加工作的时间,鲁盼儿就让她在家里休息几天。

今天她本来要下厨的,可是却没抢上去,只好负责看小娜,如今她抱着小娜东转转,西看看,“可惜你太小了,什么也不能吃,阿姨给你兑点桔子水喝吧。”

“真是感谢许军医呀!”

陈婶儿笑着向许琴说:

“要是没有你,就不可能有小娜。”

当年宋春妮在部队医院做了手术,回家后没多久就怀孕生下小娜,陈婶儿见不到大孙子,把一腔心血都放在孙女儿身上,再疼她不过了,这次过来,还特别给许军医带了家乡的土产。

“这个功劳可不能算我的,我是外科医生,春妮儿是在妇产科住院做的手术。”

许琴赶紧笑着摆手。

“那我们也感谢你,当然还有盼儿,还有杨老师、跃进……”

陈婶儿说着给大家挟鹅肉,这次她带来五只鹅、五只鸡,“这都是我养的,出门前才杀了,建国说你们家有冰箱,多带点不怕坏的。”

“虽然有冰箱,可还是新鲜的最好吃,”鲁盼儿吃着从红旗九队带来的东西,说不出的高兴。

这两年因为做生意,她一直没回老家,心里十分想念,“听说小春婶儿带着大家种了许多果树?”

陈婶儿告诉她,“是呀,附近的山坡都种上了呢,有桃、杏、李子、苹果、梨……

好多种。

不过还没结果,俗话说桃三杏四梨五年,要吃苹果等八年呢。”

春妮又说:

“小春婶儿带着大家种果树,每次社员们嫌太苦太累不想干的时候,她就说,别看种果树两三年之内看不到钱,可果树种成了,就成了聚宝盆,源源不断地生财,要是树种得够多,我们红旗九队家家都能成万元户!

大家就鼓起劲儿上山干活儿了。”

“小春婶儿可真了不起呀!”

杨瑾感慨万分。

建设却说:

“小春婶儿一直表扬杨老师和鲁老师有学问,给我们邮了怎么种果树的书,我们就是按照书本的办法种果树的。”

毕竟是红旗九队出来的,大家说了果树,又说水田、旱田……

不知不觉就说到了生产队的学生们,建党是九队土生土长的第一个大学生,今年毕业分配到襄平县高中当老师,开学后就正式上班了。

再接着就是丰收和丰美,正在读大学二年级;下一个是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