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节(2 / 5)
人来买,价钱要得很高,据我看就是骗外国人呢——郭老板还把一个巴掌大的白瓷小碗标价一万元钱,还说不让外国人买呢!”
这几年宁林心思全在丝绸生意上,对别的都不大在意,也不肯信,“标价又不是真正的价格,就是打个金碗也用不了一万块钱吧。”
“是呀。”
陈媛伸出手,小指上有一个亮闪闪的金戒指,今年国家开放金银市场,商场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抢购黄金首饰的热潮,她在霓裳羽衣工资不低,用攒的钱跟着抢了个戒指,戴到哪里都引起一片羡慕,“四十元钱一克,一百克总能打个金碗了吧,应该是四千多。”
宁林隔着衣服摸摸袋里的金牌,沉甸甸的坠着,平添了无数的信心。
“这就是雪雅的弟弟宁林,”鲁盼儿与杨瑾并肩进了屋里,笑着介绍,“别看他年纪不大,可特别有经商的天分,帮了我不少呢。”
“谢谢你,宁林。”
杨瑾笑着伸出手。
宁林还是第一次见到杨瑾——就是再昧着良心,他也得承认,鲁老板和她的丈夫站在一起,真是天设地配般的感觉。
杨瑾不只身材颀长,相貌英俊,更有一种温和儒雅的气质,超乎众人之上,宁林与杨瑾握手,心又一下子沉到了冰冷的水底。
他再一次被胆怯包围了,恨不得马上跳起来跑出去。
宁林终究没有逃走,他一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会拼命争取到。
这几年在生意场上,他经历了很多,要是没有勇气,不可能把江南丝绸发展得如此好。
事实上,他一向百折不挠,从苏州背着几匹家织丝绸到北京来时,下了火车身上只剩下几块钱,那时的他面对着陌生的北京,比现在还要胆怯。
可他终于成功了,挣了钱邮回家买织机,建起了丝绸厂,织出更多更好的丝绸,卖更多的钱,再将生意做得更大。
于是宁林笑着看向杨瑾,“鲁姐也帮了我不少——第一次见面她就用英语帮我做成一笔几百元的生意。”
“我的英语发音都是他帮我一点点纠正的,”鲁盼儿转过头向杨瑾一笑,“还记得吗?
那时候,我们一起偷偷读《gone with the wind》”“一起背《牛津大辞典》”杨瑾回之一笑。
原来鲁姐的英语是跟着杨瑾学的,宁林改了口,“更重要的是,我们在一起特别合得来,将来还打算一起做生意呢。”
“鲁盼儿从小就擅长团结同学,长大了更是交了许多朋友,现在我的朋友们都与她相处得比我还亲密。”
杨瑾显然没觉出什么异样,再向妻子一笑,显然在赞扬她。
鲁盼儿也回了一笑,亲昵地拉着他,“时候不早了,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