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节(2 / 4)
是雪花,真是美极了。”
大家都问:
“你从南方过来,是不是觉得北京太冷了?”
“其实还好了,外面冷了些,可屋子里好暖和!”
宁雪雅又笑,“就是空气太干燥了。”
又拿出丝绸手绢分送给大家。
绣着花的丝绸手绢美极了,鲁盼儿突然想到,如果能买一些丝绸做成蝙蝠衫或者裙子,效果一定很好。
虽然霓裳羽衣店毛衫的生意不错,但她觉得过于单一,最近一直试着增加新品种:
但棉布需要布票,不能大批买;化纤面料只能用于不多的款式,倒是丝绸,非常合适。
于是鲁盼儿找了个机会问宁雪雅,“这是你们厂的丝绸吗?
太漂亮了。”
“是呀,这里面还有几个图案是陈大为和我设计的呢。”
“我开了一家服装店,想买些丝绸做衣服,可以去你们厂吗?”
“这些产品是发给职工的福利,厂里生产的丝绸全部直接供应商场,不对外销售。”
宁雪雅从小在苏州长大,家人都是做丝绸行业的,对这行特别了解,笑着建议,“你可以到私营工厂买,他们经营很灵活的。”
然后她又想了起来,“你去苏州买丝绸倒没什么,不过运回来却很麻烦,不如找我堂弟吧。
我堂叔家在苏州开了间小厂,专门生产丝绸,堂弟在北京开店销售,在秀水街很有名气。”
“太好了,”鲁盼儿不想能得到这么有用的消息,高兴地说:
“请你帮我介绍一下你堂弟吧。”
宁雪雅在北京结婚,她的堂弟就在北京开店,自然会来的。
“他生意特别忙,没时间过来参加婚礼。”
宁雪雅告诉鲁盼儿一个地址,“我堂弟叫宁林,你过去提我的名就行。”
鲁盼儿晚上回家便问杨瑾,“去秀水街怎么坐车?”
“秀水街?”
杨瑾在北京出生,“我没听过这条街。”
“是一个新兴起的商业区,宁雪雅的表弟就在那边开店。”
鲁盼儿倒是听过,似乎那里卖衣服的很多,不过也不很详细。
“原来在建国门外,长安街延长线上——那里过去是使馆区。”
杨瑾查了地图,又找到公交车线路,“北京这几年发展太快了,公交线路也变了许多,我陪你一起去吧?”
“你做你的课题吧,鲁老板自己能行的!”
年前正是生意最忙的时候,但鲁盼儿还是先去了秀水街。
按杨瑾查到的线路坐车,还挺顺利的,可一下车,鲁老板就被惊呆了,再没想正月没过完,秀水街就能有这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