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节(1 / 4)
“我已经问过了,”鲁盼儿就说:
“郭爷爷郭奶奶愿意卖,他们想把这笔钱分给几个孩子。
不过,他们的大儿子要一个特别高的价儿——一万零五百元钱。”
“的确太高了!”
杨瑾吃了一惊,剪刀胡同的房子才一千多元,自家住的大院子单位只给八千元补偿,磁器口那边的商铺就是贵一些,也实在离谱。
更奇怪的是,“为什么还有五百元的零头?”
“郭家的大儿子是银行的领导,他是这么算的——我每年给郭家的租金是六百元,现在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是5.73%,一万零五百存一年定期的利息正好是六百元。
这样,郭爷爷郭奶奶的房子虽然卖了,但等于继续收房租,他们百年之后,正好六个孩子,一万零五分元分成六分也容易。”
这种想法很新奇,却触动了杨瑾的心思,“既然我们能拿得出这笔钱,就买下铺子吧。”
妻子户口还是农村户口,在北京没有正式工作,也没有任何保障,买下这处铺子,她可以继续做开服装店,“就算你将来不开服装店了,租出去每月也有五十元的收入。”
“要是这么想的话,是应该买下来。”
鲁盼儿笑了,“以后我就可以在家里躺着收租金了。”
“而且比我的工资还高,”杨瑾现在读研究生,每月的补助才二十多元,就是毕业后也不过四十几元,“你永远是家里最有钱的鲁老板。”
鲁盼儿笑得肚子疼,倒在床上。
杨瑾也笑,顺势躺在她身边,夫妻俩儿笑了一回,又闹到一起。
说笑归说笑,鲁盼儿对买房子更加上心,抽空儿将磁器口街道走了一遍——最后还是决定买下郭家的房子。
原来磁器口做生意的,多半是用自家的房子,自然不能卖;虽有一些将房子租出去了,却也不愿意出手,这里租金高着呢。
郭家若非几个孩子都有固定工作,恐怕也不会卖。
总之,机会难得。
于是她从银行取了一万零五百元钱,与郭家办了房产更名手续。
这样,家里便有了两处房子,一处商铺,开着霓裳羽衣店,杨瑾又有固定的工资,心里果然觉得更加安稳。
天气暖和了,杨瑾和鲁盼儿在后院东边里种了一株紫藤,又搭一个架子,过去杨家院子里就是这样的,“等紫滕长起来,爬满架子,又开出一串串紫色的小花,我们在下面读书,风一吹,还能闻到淡淡的花香。”
当然,也不是一味地都与过去一样,他们又在西侧开了一片菜园,带着孩子们种了一些菜蔬,杨瑾最后还在菜园周围撒了一圈太阳花籽。
没多久,扦插的紫藤便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