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144节(2 / 4)

了呀,”鲁盼儿十分后怕,过去农村小孩子们都用旧铜钱加上鸡毛做毽子踢,家里的那些铜钱也是一样,“要是当时没跟着你学习古币的知识,这枚钱早没有了。”

“正是,这些古物没了,就永远消失了。

而你只是随手留下,就证明了一段历史。”

鲁盼儿仿佛看到一队身着古装的汉人在金兵的押解下从汴梁出发,经历千辛万苦到了北地,而这枚当时还是崭新的铜钱就在他们的行囊里藏着,随着被掳去的钦宗和徽宗皇帝辗转数千里,又隔了千年,而今出现在自己的手中,“真是神奇呀!”

“这枚古钱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堪为珍品!”

杨瑾兴奋不已。

鲁盼儿替他擦擦汗,“瞧你热的。”

杨瑾急着将好消息分享给妻子,半晌才冷静下来,突然想起,“我看到这枚钱太高兴了,饭也没做,那对铜狮子也忘记带来了。”

别看杨瑾收集了许多文物,但能被他如此称赞不已的并不多,鲁盼儿便笑,“你若是想得起来,我才奇怪呢。”

“已经十一点多了,”杨瑾将古钱小心地收了起来,瞧着鲁盼儿笑,“我可以请你出去吃午饭庆祝一下吗?”

正是顾客多的时候,大家都在忙着呢,不过鲁盼儿拉着他的手,“我们悄悄溜出去一会儿。”

磁器口附近有好几家饭店,鲁盼儿挑了一间小店,“我们吃面条吧,很快的。”

身为老板的自己把大家扔下出来吃饭,总有点心虚。

杨瑾从善如流地点了两碗面,“有点简陋——晚上我们出去吃好的。”

“中午已经在外面吃了,晚上还是在家,”鲁盼儿想了想,突然有了主意,“你给我做包饭吧。”

包饭是红旗九队那边的一种吃法,用一片叶子将饭和菜包在一起起,杨瑾不解,“怎么突然想起包饭了?”

“我收起这些铜钱的那天,正在一个个地看上面的字,都是清末同治、光绪之类的,还没看完,丰收丰美进来,想要拿几个出去玩儿,我就哄他们家里要吃包饭,让他们去采青菜,才把钱包起来放在箱子里。”

鲁盼儿回想起那天的情景笑了,“那时候家里难得吃好的,双胞胎听说要吃包饭都高兴地去菜园采了生菜叶,我就炒了点酱鸡蛋,加上玉米碴饭给他们做了一顿包饭,大家还吃得挺香。”

原来还有这个缘故。

杨瑾一笑,“这个容易,晚上我就做包饭。”

晚上鲁盼儿到了家,就见桌上摆了洗净的嫩白菜叶,又有大米和小米混在一起做的二米饭,又有猪肉、洋葱、土豆、胡萝卜、蘑菇等七八样菜都切成细丁炒熟,惊叹一声,“做这么多样菜呀!”

“这么多菜也不足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