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节(2 / 6)
暂时的,你回北京后一定想办法帮小豆儿在北京落户,让孩子成为真正的北京人。到那时,你再回九队转户口,我们家绝对不会为难。”
吴九爷的话在情在理,九队的社员们都心服口服,“这样才对嘛。”
突然间,蔡颖带着小豆向着吴九爷跪了下来,哽咽着说:“谢谢九爷。”
“快起来,快起来,九爷可当不起。”
“九爷当得起,我们娘俩儿一辈子都感谢九爷。”
“走吧,孩子,你本来就不应该来这里,回自己的家吧。”吴九爷拍拍小豆儿,“跟你娘俩个,在北京好好过日子吧。”
果然,蔡颖这一次离开,再不是红旗九队的人了。
鲁盼儿看着蔡颖的眼泪像断线的珠子一般落了下来,又是替她心酸,又是替她高兴。又想着她这一次回北京,轻易不会回来,要打理的事情不少,担心她一个人忙不过来,将孩子交给丰收丰美,自己过去帮忙。
原以为蔡颖这里一定到处乱糟糟的,结果并不是。屋子里到处还很整洁,炕上只放了两个打好的包袱,地上放着几袋米,便笑了,“你可真快,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呢。”
“冬天的棉衣棉裤穿在身上,我与小豆儿剩下的衣服这个小包袱就放下了,这个大包袱是平常织毛活儿攒下的线头。”蔡颖又指着炕上的被褥笑着说:“走的时候再把被褥卷起来包好就行了。”
鲁盼儿便提醒她,“粮食要托田翠翠换成钱和粮票可要加紧了,免得一时弄不到北京粮票。”
“我要把粮食都带到北京,”蔡颖笑着解释,“粮食换成粮票和钱会损失,到北京再买回来又有损失,太不划算呢。”
虽然如此,但是秋天才分了粮食,蔡颖家里至少有几百斤的大米和玉米,又有几样杂粮,鲁盼儿担心地问:“那可怎么拿得过去?”
“我去公社办手续时问过了,知青返城时公社会派拖拉机送到火车站,我再去办理铁路托运,托运的东西就会随着我们坐的火车一起到达北京,出站时拿着托运票取就可以了。”蔡颖早已经用麻袋将大米、玉米,还有各种杂粮、干菜都一一装好,用大针密密缝严,就是运输时也不能掉一粒米。
便是锅碗瓢盆等粗物,她也没打算放弃,找建国打了一个简易的木条箱,将东西叠起来,中间塞上稻草防止摔坏,摆在箱子里钉上钉子,“这些都是家常必备的,本来都没有坏,到那边还可以继续用。”
鲁盼儿见她心里有数,东西也打理得清清楚楚,便由衷地赞道:“过去我一直觉得自己挺能干的,现在看来其实远不如你。”
“你可是最能干的姑娘,十几岁就撑起了家,供着几个弟弟妹妹读书,不必说九队,就是公社里谁不知道?那时我可根本比不得你。”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