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皇帝的旨意不是无所不能的(5 / 7)
还挺美!”李成梁说起这个就来气。
朝鲜使者跑到辽阳,让李成梁派兵,让李成梁送粮食,而且对鸭绿江入海口义州港口的问题,咬得很死,坚决不肯。
“陛下说,要提防朝鲜肉食者和倭寇同流合污。”李如松想起了陛下临行前的交代。
“你听陛下的,对这帮蠢货留个心眼,别被他们卖了还不知道。”李成梁深表赞同。
李如松眉头紧蹙的说道:“真的能直接打下义州来?”
“放心吧,没你的事儿,到时候我让九连城的军兵先进入义州,要是那些朝鲜的狗杂碎敢抵抗,我就把他们通通都杀了,若是打不过,你再入城。”
“这些京师的贱儒不是说老子是军头吗?这个军头,老子当定了!”李成梁在王化辽东的事儿上出不了多少力,换了个打法,他打算在入朝战事上好好的出点力,做点军头该做的事儿。
大明皇帝从不插手辽东军兵的具体指挥,这给了李成梁极大的自主权。
戚继光有戚继光的君子打法,李成梁有李成梁的流氓打法,不宣而战,不告而取,先拿下义州再说。
陛下尚节俭,能给朝廷省点真金白银粮草,就是讨陛下欢心。
朝中有大臣弹劾他李成梁私自行动,也无所谓,他李成梁认了这个罪名,等到打完了仗就回京领(享)罪(福)。
“老李,你这和强淫妇人有何区别,都不问问人家朝鲜答应不答应?”侯于赵服了这个李成梁,整天琢磨这些事儿。
“不答应,还能拦得住我?”李成梁丝毫不在意的说道。
万历十四年正月初五,京师仍然沉浸在过年的喜气洋洋之中,对于远在朝鲜发生的事儿,歌舞升平的京师,并没有太多的感同身受,鳌山灯火就像是人们的日子一样,一年比一年的红火。
勤政的大明皇帝,收到了更多的塘报。
“宁远侯要不告而取,直取义州,朕认为宁远侯这行为虽然称不上君子,但绝不是小人,总归是为了更快的把倭寇赶下海。”朱翊钧拿着李成梁的奏报,询问着戚继光对奇袭义州的看法。
戚继光站在堪舆图前,认真看了许久说道:“臣以为善,就是宁远侯恐怕又要挨骂了。”
能打下义州是最好的,大明拥有制海权,才能更加进退有度。
李成梁取义州的想法,其实就是想办法干特娘的一票,但这个想法和大明步步为营、尺进寸取不谋而合,入朝作战需要一个支点,而这个支点就是义州。
“宁远侯要用多少军兵攻打义州?九连城只有两千军兵。”戚继光疑惑的问道。
“一千。”朱翊钧快速的回答道。
“够吗?”
朱翊钧摇头说道:“朕也不知道,宁远侯觉得够用。”
“宁远侯觉得够用,那就够用。”戚继光想了想,没有多嘴,大明骑营压阵,出不了大问题。
大明骑营从辽阳至鸭绿江出海口的九连城,还有二十多天的时间,等到骑营抵达,别说一千辽东军兵,就是一百个辽东军兵去取义州,义州守军要动手,也要掂量下轻重。
这就是李如松说的那句,绕开朝鲜王室、大臣这些肉食者,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