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716章 上一道奏疏,做那精算的贱儒(3 / 7)

很快,长崎地方官员都在奏疏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是联名上疏,希望朝廷能考虑其中利弊,一定要精算好得失,再进行决策。

孙克毅这本奏疏,很快就送到了大明,赶在渤海上冻前,奏疏送到了皇帝的手中。

“什么话,什么精算贱儒,胡说,分明是为国分忧!”朱翊钧批评了孙克毅的妄自菲薄,皇帝的态度,十分明确,如果朝鲜王室不肯内附,大明就任由倭患荼毒朝鲜,最起码大明要占一个开疆拓土的好处。

入朝抗倭肯定要皇帝本人去决策,重大戎事,都需要皇帝去直接下令。

什么时候入朝?朝鲜王室内迁,大明军就立刻入朝作战。

若是朝鲜不肯,大明皇帝决不会管什么风力舆论,什么父母之邦的鬼话,朝鲜的士大夫们把张居正收买了,让全大明的读书人一起鼓噪风力舆论,朱翊钧都会等到朝鲜王室内附。

从不吃亏朱翊钧,怎么可能做赔钱的买卖!

“不过孙克毅这本奏疏提醒朕了,承平日久,在大明的倭人,可是有不少倭国的探子,下令各地,宁杀错不放过,把这些倭人商贾一体缉拿查问。”朱翊钧下了一道十分残忍的命令,再次破坏营商环境。

所有在大明的倭国商人,都会被抓。

大明在倭的商贾,全都是刺探情报的探子,倭国的商人也是如此,挨个砍头肯定有冤枉的,但是隔一个砍一个,有太多漏网之鱼了,索性直接都杀了就是。

没人会指责大明皇帝暴戾,为倭人说话,无论是谁胡言乱语,都很容易被政敌扣上一个通倭的大帽子,这帽子可不好戴,戴上就要考验九族羁绊了。

“朝鲜方面还没有什么人来大明吗?”朱翊钧有些好奇的问道,朝鲜的反应有点慢了,大明皇帝早就知道了,倭人随时都有可能入寇朝鲜,朝鲜国王居然这么能坐得住,到现在都不派人来请援。

“陛下,臣原先以为朝鲜国王李昖,是骨头硬,后来才发现,朝鲜国王是反应慢。”冯保一脸绷不住的说道:“直到大明通告了朝鲜国王,邪马台军港大明撤军了,李昖才准备派人到大明来问责。”

“等会儿?问责?他要问责谁?问责朕吗?!”朱翊钧不敢置信的看着冯保,指着自己说道:“他要问责朕?”

“反正朝鲜使臣出发入明的时候,是这么对内说的。”冯保无奈的说道:“陛下,不怪朝鲜,是大明之前给的太多了。”

斗米恩,升米仇,大明给的太多了,朝鲜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了。

朱翊钧拍桌而起,深吸了口气,站起来走到了堪舆图前,指着对马岛对着冯保说道:“所以这朝鲜国王、议政府、兵曹、五卫都总府,从一开始就知道倭寇集结的动向,但是一直坐得住的原因,就是因为邪马台军港在,所以他们才如此有恃无恐,觉得大明这个亲爹,就理所当然的,应该替他们把一切扛起来?!”

“是这样的。”冯保俯首说道。

“气煞朕也!”朱翊钧一甩袖子,大声的说道:“下章礼部,不许接洽朝鲜使者,晾着他们,对了,朝鲜使团衣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