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651章 暴力未曾失控,所以不是兵变(2 / 7)

海外的部署能力。

“好。”朱翊钧对这个想法非常认可,这进一步增加了地方的稳定度,同时也让这些锐卒们有用武之地,壮志未酬身先死,或许就是这些军兵们最大的遗憾,同样,也可以有效的减少阴谋论。

马文英、杨廷用、张文远、杨志这四位把总单独去了长崎,很容易被喜欢胡说八道的笔杆子们,写成皇帝要借刀杀人,借倭寇的手杀死不服从管教,闹出兵变的把总们。

但是把总们走还带着了4500人,那谁杀谁,就不一定了,笔杆子也无法如此阴谋论了。

整件事看下来,王崇古说不出将马文英斩首示众的话来。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这是自然之理,九营军兵4.5万人,就这样默默忍受朘剥忍受了这么多年,朝廷起初以为就是驻防杭州的两营被朘剥,但经过阎士选的调查发现,整个九营都在被朘剥。

万历通宝的大钱,在浙江不能通行,因为朝廷没有政策倾斜,大钱数量不足,导致了浙江地面大钱买不到任何的货物,吴善言掌控着这个大钱到松江府买卖的生意。

不是吴善言贪得无厌,用减饷逼迫军兵离开,顺便贪墨这笔银子,恐怕这种朘剥还会继续存在。

不得不说,吴善言真的很大胆,军兵的银子都敢拿。

“浙江方面派谁去?”朱翊钧说起了浙江巡抚的人选问题。

“就让申时行代领一段时间吧,平稳一段时间,再遣巡抚前往。”王崇古给出了一个折中的意见。

申时行是个比较合适的人选,离得近,松江府的事儿也耽误不了,其次申时行是天上人,还是代管,就不会为地方的乡贤缙绅、势要豪右说话,为他们遮掩,问题能够暴露的更加清楚。

“这次九营入城清剿坐寇,一共抓捕帮派人员五千四百余人。”朱翊钧说起了浙江九营的战果,棘手的定性问题搞清楚了,那接下来就该谈到具体问题了。

即城中坐寇,坐寇是相对于流寇而言。

城外有流寇,城中有坐寇,而这些坐寇,都是吴善言、师爷、各地州县养的走狗,这也是九营最恨的一群人,入城之后,就开始对坐寇进行清剿。

“不是,陛下,这就变成入城剿匪了?明明就是兵变啊。”王崇古敏锐的察觉到了皇帝陛下对这件事的定性,从兵变变成了入城清剿坐寇,这话术一变,兵变这么恶性的事件,彻底变了性质。

“不然呢。”朱翊钧十分确信的说道:“不然把这浙江四万五千抗倭志士,全杀了?要不然怎么会有闹饷这种模糊定义呢?”

改变不了事实就改变定义,这是贱儒们惯用的套路,朱翊钧对贱儒十分了解,对他们的手段知之甚详,自然会活学活用。

坏消息,陛下学贱儒那套,好消息,全学会了。

“额,陛下圣明!”王崇古倒是有些无所谓的说道。

闹饷也是兵变,但大明有闹饷的定义,就是不让矛盾进一步激化,要都是兵变,那就要平叛,矛盾进一步激化,谁都体面不了,事情已经闹到了如此的地步,改变一下性质,让事情缓和下来,是一种妥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