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634章 都是大明皇帝惯的(2 / 7)

,那民坊自然不敢做的太过分了,这是一個相互的过程。

“那拿什么去执行呢?肉食者和生产者签订了劳务合同后,肉食者不执行,朝廷一点把柄没攥着,恐怕到时候这政令也是废纸一张。”兵部尚书曾省吾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靠什么去约束肉食者呢?难道绕来绕去,还是绕回依靠道德去约束肉食者吗?那等同于没有约束。

王崇古左右看了看,低声说道:“稽税。”

“啊,原来是要靠稽税啊!”曾省吾恍然大悟,看着王崇古颇为认可的说道:“我没意见了。”

“我也没有意见了,早说要稽税,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稽税好,非常好。”海瑞立刻认同了王崇古的说法,存蓄六个月的劳动报酬看起来很难得到普遍的支持,而且还有兼并的风险,但是稽税真的会要人命。

不发劳动报酬是吧,朝廷判罚仲裁了,仍然抵赖,那就别怪稽税院盯上了。

海瑞和这些势要豪右打了太多太多的交道了,这些势要豪右绝对不是没有,就是不给。

稽税院的稽税缇骑,被称之为牛头马面,稽税院的稽税催缴票,被广泛称之为催命符,但凡是被下了催缴票的豪门大户,哪怕是不死也要脱层皮。

稽税院一切稽税行为都要有催缴票,有票即催,无票则不催,但凡是不持催缴票随意追缴,则以谋逆论,瓜蔓连坐,国典具存,必不容贷。

这是当初稽税房建立试点,在不断试错之后,才总结的经验。

每一张催缴票,背后都是无数的线人汇报线索,稽税千户们带着缇骑们盘账,从蛛丝马迹里找出来的,为了对得起自己的劳动,稽税千户会想尽一切办法催缴税款。

交税和死亡一样不可避免。

搞出稽税院的皇帝陛下,真的是个天才!

“财富一共有两种方式进行增长,一种是创造,一种是转移,万变不离其宗。”大司徒王国光十分确信的说道:“创造财富,就是生产,刀耕火种的时候,人们只能采集,狩猎,后来人们驯服了作物和牲畜,进入了农耕,桃子不需要去野外冒着风险,就可以在桃园里摘取。”

“转移,就是掠夺,可以是暴力的,也可以是合理的,比如大明依靠强大的生产力,取得了许多商品的商品优势,而后利用这些优势,通过贸易赚取差价,这就是合理的,比如泰西依靠更加强横的武力,进行刮地三尺的掠夺,就是暴力的。”

“财富的转移,始终是一个零增长的博弈,有赢家就一定有输家,有人钱多了,一定会有人钱少了,所以,户部认为,既然要调节肉食者和生产者之间关于劳动报酬的矛盾,应该着力于鼓励生产,也就是创造财富,而不是着眼于转移财富。”

“诚然,生产又累又慢,兼并、掠夺、朘剥,又快又轻松,人都是好逸恶劳的,可这是朝廷的职责所在。”

王国光的意思很明确,稽税是转移财富的手段,王崇古制定的政令里,没有鼓励生产,只有鼓励转移,户部对这条政令,并不是特别认可。

王崇古眉头一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