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摸着侯于赵过河,循迹而行(3 / 7)
人吗?”朱翊钧有些奇怪,相比较当初报名,又多了一百五十人。
“臣也没办法,有些离的比较远的儒生,赶到京堂的时候,报名已经结束了,居京师大不易,而且长途跋涉,身无余财,臣只能又在年后,再增补了一次,加上之前清汰的一部分,多了这一百五十人。”冯保说明了其中的缘由。
读了一辈子书,身上的长衫已经脱不下了,而且除了读书,似乎什么都不会做的他们,科举就是他们唯一的希望,所以希望再渺茫也愿意来试一试。
而且年龄上进行了限制,三十五岁以下才能报名,这还是筛选过了,人数仍然很多。
大明的读书人真的很多。
“那就五百五十人吧,天子特赐恩科,三年才一期,其实不多。”朱翊钧还是认可了这个数字。
朱翊钧的穿着可谓是吓了所有儒生们一大跳,在他们心里,这个从没见过的皇帝,应该是绫罗绸缎,十分威严,这次面圣,也就是皇帝讲两句勉励的话。
但是陛下上衣下裤,短褐的打扮,让所有儒生由衷的产生了一个疑惑,难不成陛下真的会种地?而不是基于政治需要打造的人设?难不成陛下真的要带着他们这些儒生,一起种地?
朱翊钧看了一圈宝岐殿上的儒生,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些儒生和他一个打扮,上衣下裤的短褐。
“学生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儒生们在震惊之后,赶忙行大礼面圣。
朱翊钧看着所有人手虚伸了出去说道:“免礼。”
“你们考了三次没考中进士,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朕要告诉你们的是,你们面前有五万亩田,在下一次恩科之前,这五万亩田,一年能打七万石的粮食,就会获得再考一次的机会。”
五万亩田,七万石粮食,其实不算多,一亩地1.4石粮食,北衙一年两熟,而且还有水肥不用养地、牲畜和机械,每一百一十个人都有两头牛、五头骡子农具若干,这条件,已经极好极好了。
看起来很好完成,但五百五十人耕种五万亩地,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超过五十人的行动,都要有一个组织,大明行军,超过五十人安营扎寨都要修厕所,因为已经无法随地解决了。
“朕提醒你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朕考察的只有你们这个集体,宝岐司的农官们,只教你们如何种地,不负责断案刑名。”朱翊钧讲清楚了规则,这和礼部当初的设计完全不同。
礼部本来打算每一百一十人分为一里,以里之间展开竞争,最后以收获粮食数为准,只有收获粮食最多的里,才有再次参加会试的资格。
朱翊钧否决了礼部的设计,而是换成了另外一种设计,整体考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办法,培养的是团结、合作、组织度、互相帮扶。
皇家格物院来了两个五经博士,这是一个很好的社会实践,五经博士不光是研究科学,还有社科,这是一个很好的观察案例,关于生产。
朱翊钧的讲话,极为精炼和简短,他开始了今年的亲事农桑,潞王朱翊镠、带着皇长子朱常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