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582章 轻徭薄赋害穷民,与民休息多虚耗(2 / 7)

,因为他没有诬告,李如松的确是耀武扬威,惊扰四方。

九斤火炮炸了一天,围了十三天,那些个圩寨圩主们,吓的纷纷拆了圩墙,可不就是惊扰四方吗?

“冯保,去,告诉大明那些个种地的学子们!他们定好生备考,若是能考中,朕许他们青云直上!”朱翊钧终于将今日的奏疏处理完了之后,揉着眉心对着冯保大声的说道:“若是考不中,以后就不要再说自己是个读书人了!”

“这都是些什么玩意儿,朝里的贱儒实在是太多了!”

在大明谈暴力失控是个伪命题,就这帮读书人这些个伎俩,朱翊钧看了都头大的很。

朱翊钧就是少壮派的头子,这帮人连出身讲武学堂的庶弁将都敢弹劾!

简直是欺天!

“陛下,京营副总兵李如松发来了奏疏一封。”冯保将内阁拟票,司礼监批红的奏疏放在了陛下的面前,这本奏疏的内容,冯保已经看过了,十分的大胆。

“哦?”朱翊钧拿起来奏疏,看了几行字,就乐了起来。

李如松对京堂之事也不是一无所知,这次言官们的连章弹劾,也在李如松的预料之中,他既然敢这么干,就是有应对之法。

而这次李如松在奏疏中只字不提朝官的攻讦,但字字句句都是在应对朝官的攻讦。

“有意思,有意思,李如松这个家伙,也终于学会迂回了!而且是对大明的文官最擅长的辩经之道,选择了迂回,好好好!”朱翊钧拿着奏疏连说了三个好。

相比较李如松这本奏疏的内容,朝臣们的攻讦,朱翊钧对李如松的成长更加欣喜。

李如松没有正面回应朝臣们的攻讦,而是迂回,他的这本奏疏核心就俩字,加税。

以公五、民四、地主一展开分配。

也就是朝廷的藁税为50%,地主的佃租为10%,剩余的40%为民自有,苛捐杂税一律摊入田亩之中,这是王崇古均田役疏。

“臣曾就学长崎总督徐渭,天资愚钝而不得寸进,常引徐总督扶额叹息,臣问徐总督,为何三十税一,天下百姓仍然颠沛流离?以致于辽东多关内汉民投奔,徐总督久坐无言,无法应答,臣愚钝,至而立之年,终解少时之惑,皆因朝廷税轻所至。”朱翊钧念了李如松奏疏的第一段。

大明田赋,三十税一,这是很好很好的仁政,但是如此低的税赋,百姓仍然生活困难无比,到底是因为什么?

李如松在保定府看了许久,终于看出了点门道来,都因为朝廷的税赋太低了!

“《汉书·食货志》有云:豪民侵陵,分田劫假,厥名三十,实什税五也。何解?自汉起,朝廷三十税一,实际乡土之间则为十税其五,名义为三十税一,黎民负担却不减分毫;名三十税一则朝廷弱,实十税五则豪民强;穷民苦力担税未变,豪民强,朝廷弱,天下疲惫。”

朱翊钧又读了一段,他指着奏疏说道:“你看到了没?李如松在引经据典,哈哈,若是让徐渭徐总督知道了,怕是下巴都要掉地上了!”

自秦汉以来,历朝历代到了王朝末年,都伴随着严重的财政危机,朝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