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564章 满嘴顺口溜,你是打算进解刳院啊!(4 / 7)

,驰道就是步兵快速部署的沟渠。

“戚帅倒是让先生为难了,这大明会典刚刚付梓刊刻完成,火器篇朕看了,总结非常的全面,但戚帅立刻就给先生找了点儿活干。”朱翊钧乐呵呵的说起了大明会典对军械的详细收录,这刚弄好,戚帅这边就更新里新的火器。

“常更常新,先生也不会怪罪的。”戚继光也是满脸笑意的回答着。

类书都是如此需要增补添加,就连简要本也是如此,需要不断的去订正勘误才不会出现纰漏。

“戚帅这几年都没有去全楚会馆,也不跟先生来往,以朕看来,完全没有必要如此避之不及。”朱翊钧说起了戚继光和张居正。

戚继光这些年都没有跟张居正有过任何的来往,私下的接触都没有。

他们是至交,结果为了大明国事,只能放弃这种友谊,朱翊钧对此是非常可惜的。

“先生不让臣去。”戚继光无奈的说道:“先生说,当初还了腰牌,就是两清了。”

戚继光以前不跟张居正走动,是戚继光不去,他等到皇帝少壮后,才打算继续来往,毕竟已经不是主少国疑了,但张居正还是为了避嫌,不让戚继光登门。

“先生是个很固执的人啊。”朱翊钧颇为感慨的说道,他在武英楼休息了一刻钟后,才在盥洗之后离开。

大明皇帝选择了正面回应舆情,那自然会制造出更大的舆情来,四个阶段装糊涂法,不失为一种应对策略,对于人和驴孰贵的问题,整个京堂的杂报就跟翻了天一样,热切的讨论着。

皇帝的回应,揭露了一个可怕的事实,大明必然衰亡的结局。

蓬莱黄氏大公子再次从大将军府出发了,他这次去看热闹,关于剩余价值这个概念以及引发的思考,在京堂酿起了轩然大波。

一个儒袍打扮的儒生,在一个大的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后,大声的说道:“剩余价值就是生产的价值和劳动报酬之间的差额,我们再次明确了陛下这个定义后,就自然而然的得到大明必亡的推论,因为肉食者组织生产是为了利润,为了剩余价值,包括当下的官厂团造和工兵团营,都是让生产资料更加集中。”

“没有出路可言。”

朱翊钧看着这个儒生写下的几个字,再看看他讲的内容,确信了这个人是个悲观主义者,生产资料疑似太集中了怎么办?天下动荡生产资料再分配,就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这种悲观情绪在酝酿,这个儒生似乎说服了大多数人,理论上,这看起来就是个无解的死循环,当然这也只是理论上的。

“如果游堕流民过多,也会破坏肉食者组织生产者生产。”一个儒生站了起来,在游堕流民和肉食者之间画了一条线,游堕流民最终的归宿往往都是落草为寇,而后开始四处‘借粮’这种借粮破坏乡野生产,而且还让生产者进一步的阶级滑落。

“如果需求减弱供应必然减弱,因为没有利润可言,生产者手里的土地会很自然的流转到肉食者手里,加剧兼并的恶化。”另外一个儒生站了起来,又添了一笔,供应需求和兼并之间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