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563章 压力山大的工部尚书(5 / 7)

:“大司空压力不要那么大。”

压力山大的工部尚书。

技术进步是值得鼓励的,即便是不带到海外流入更多的白银,也是大有用处,比如最近用于官船的团龙旗,就可以用大楼去织造,等到洋人见到了大幅精美图案的时候,就会迫不及待的想到得到它了。

汪道昆其实知道皇帝在宽慰他,大明的远洋商舶是以利润为主导的,或者更加直白的讲,是唯利是图的。

如此高附加值的货物,无论如何都会被带往泰西,而后带回更多的白银,历史也无数次证明了,即便是有禁令,也会这么做,更何况没有禁令呢?

更多货物的主张遇到了货币不足,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无论做什么都能感受到掣肘的力量。

户部尚书张学颜其实和皇帝聊过很多次钞法的推行,大明的银币哪怕有出海的禁令,而且还有超过50%的利得税,但银币还是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流向海外。

大明越是开海,御制银币的流失就越严重,这是不可避免会发生的,户部弄出了海外通行宝钞作为护城河,截水坝,但依旧会如此。

更多的货物和更多的货币这两种主张,的确是矛盾,甚至是水火不容的,但也要两手都要抓,所以,钞法是日后的必然。

“朕记得让工部推广了皇家格物院捣鼓出来的高压锅,推广的如何了?”朱翊钧询问起了高压锅。

大明锅炉的高压锅炉,是用铜密封,利用铜的延展性,拧紧螺栓后,就不会漏气,再加上安全阀和泄压阀,高压锅炉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炸过了。

而高压锅,则是用密封圈密封,也就是橡胶条,主要是为了方便做饭。

大明的蒸米饭就两种办法,一种是甑子饭,就是先煮后蒸,比较麻烦,耗时较长,这种米饭动辄半个时辰才能弄好,而另一方式则是顶锅饭,就是直接水和米一起煮,往往底部已经糊锅巴,上面还有很多的夹生饭。

但是高压锅就很简单了,水和米按着比例一放,用火柴点燃刨、细木条等引火之物,然后用蒲扇拼命的煽风,等到蜂窝煤红了就可以开始做饭了,等到高压锅开始尖啸就拿到一边去自然泄压,开始炒菜做饭。

高压锅的出现,主要是解刳院用来给各种刀具消毒使用,后来才被应用到了烹饪之上。

“没有推广。”汪道昆低声说道:“工部忙着御制银币的事儿,就没顾得上。”

皇帝的政策是没问题的,不是一拍脑子就决定的,大明皇帝推广的高压锅主要是商用,给那些挑着货担在朝阳门外的四处售卖午饭的贩夫走卒,他们才是目标群体,而不是家用。

贩夫走卒一锅饭蒸不好,数日辛苦就赔进去了。

这是陛下在朝阳门五凤楼看到的景象,适用于几乎所有食品行业,高压锅可以更快的将饭做熟。

一口锅也挺贵的,要一两银子,但是能用十几年的时间,其实仔细算算是很值得的。

“慢慢来不急。”朱翊钧也没有过分的催促,御制银币的压力大,朱翊钧也是很清楚的,御制银币没弄好,工部卖再多的锅也是白费功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