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挨的骂越多,功劳就越大(4 / 7)
进行的全方面普查,让无数人胆战心惊。
对于保税,对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大明朝廷是极为认真的。
六册一账可以客观的反映出问题来,因为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和田亩挂钩,清丈的完成,让审计变得很有意义,六册一账只要有一处对不上,就会引起户部对详细账目的盘点。
结果触目惊心。
大明两京一十六省,几乎所有地方的官田,都发生不同程度的侵占,也就是实质上的隐匿田亩,官田在账上,收益却不在账上的事情发生了。
最严重的是河南,其次是山东,然后是四川。
这也是清丈的三大难关,甚至大明朝廷一直警惕的南衙缙绅们,目光反而集中在海贸之事上,围绕着海贸斗的你死我活,南衙十四府包括松江府在内,如此侵占官田,反而是最少的,是在容忍范围之内的,浙江、福建、广东,甚至是江西,都不是特别严重。
这一次,出身南方的士大夫们好好的嘲讽了一番北方地区官僚宿弊和腐败,而出身北方的士大夫们,很快找到了反击的理由,北方诸省各府州县,还有官田,南方呢?都兼并完了,全都在世家大族手中掌控!还好意思嘲讽北方地区的宿弊和腐败,南方没有多少官田,当然没有这个问题了!
双方在杂报上进行了你来我往的友好交流,当北方士大夫们掏出了徐阶这个大杀器的时候,南方士大夫们只能偃旗息鼓,沉默了下去,无法再饶舌了。
谁让徐阶的快活林贪腐碑,独一档断崖式的高呢?
一家一户四十万亩田,还是太过分了些,那可是松江府的田,一亩都要近五两银子了。
虽然南方士大夫们想要举例王崇古也不遑多让,但发现王崇古在堵了长城鼎建的窟窿,把银子全都吐出来之后,老王家的所有收入,都是经得起审查的,贪腐数字很少,大多数银子都是和皇帝一起弄的银子。
再怎么说,王崇古代表的晋党,也结束了大明和俺答汗之间的战争,让大明有了喘息之机。
文华殿上的气氛颇为凝重,林辅成一本逍遥逸闻,在京堂卖爆了,也给大明朝廷出了个难题,大明搞了这么多年的新政,好像兜兜转转又回到了从前。
“这本质上是个吏治的问题。”张居正眉头紧蹙,面沉如水的说道:“大明的升转还是有问题,一甲和考入了翰林院的二甲,起步就是京官,导致缺少基层经验,即便是要进行官考遴选,和监当官,但京堂官员对地方问题不甚了解,还是问题的关键。”
“所以,吏治上,要打破一甲、二甲对京官的垄断,这才是根治问题的办法,而不是后知后觉的等着地方忍无可忍的把问题捅到朝堂来。”
张居正认为这件事的核心问题是吏治,这也是他新政的核心,考成法为准绳,鞭挞天下百官。
“不仅仅是吏治,都察院监察天下百官,可是这都察院整日里为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成为了党争的喉舌,反腐本身是都察院的职责,都察院监察的失效,才最终酿成了如此局面。”海瑞面色有些痛苦,他作为大明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