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623章 0618【徐州名胜】(3 / 4)

雅。

宇文常听着小曲,低声对朱铭说:“朝廷不准再养官妓,各地陆续裁撤。少数倡优从良,多数却是被富户雇佣,这位楚盼盼以前就是徐州官妓。”

从中央到地方,官妓皆由各级财政养着,大明朝廷哪有恁多钱?

一股脑儿直接裁撤了,但官妓和乐师又没别的活路,有名气的可以给富商打工,没名气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不论如何,新朝不会再有相关衙门,官员们想找乐子都得自己出钱。

在燕子楼吃饭听曲完毕,朱铭就直奔城南而去。

项羽的戏马台早就不在了,官吏们临时在山腰清理出一个土台。

旁边就是台头寺,相传为刘裕所建。

朱铭问道:“寺里有多少僧人?”

宇文常连忙说:“无度牒者已经勒令还俗,山下寺田也抄没了八成,用以安置流民。如今,台头寺只剩一百多个和尚。”

“很好。”

朱铭点点头,又去逛山上的其他名胜。

居然陆续发现两庙一观,朱铭询问之后,得知都是宋朝创建的,直接说道:“台头寺属于古刹,自然可以保留,其余两庙全拆了,和尚转移到台头寺念佛。拆庙之后,其石料和木材,可以改建为书院。”

“是!”宇文常对此无所谓。

朱铭要来笔墨,题写“南山书院”四字,问道:“本地富人可愿捐钱建书院?”

“草民愿捐一千贯!”刘穆立即附和。

“我捐三百贯!”

“俺张家捐五百贯!”

“……”

几分钟时间,建设书院的资金就绰绰有余,甚至有徐州名儒愿意免费来教书。

当朝太子亲笔题名的书院啊,今后必定闻名天下,有能力之人都想进来掺和一脚。

至于毁庙之后,那些佛像有现成的处理方法。

完好无损且有来历的佛像,会转移到其他寺庙。有损伤或者普通佛像,直接挖坑掩埋。

后世的考古学家,经常挖出宋代大坑,里面埋的一堆堆全是佛像。其原因就是宋代新儒学兴起,时常有毁庙行为。又或者是寺庙经费不足,没能力修复受损佛像,于是就不断挖坑埋下去。

朱铭坐在半山土台上,观看徐州新军,操练了一番军阵,今天的活动差不多就结束了。

中午是在燕子楼吃的,傍晚在台头寺吃斋饭。

斋饭期间,本地士子纷纷拿出诗作,想在太子面前展露自身才华。

可惜,诗词质量都一般。

新旧朝更替,真正有才学的士子,要么早就做官了,要么今年考上进士。

自从进京之后,富直柔一直担任秘书,随侍在朱铭左右。这位老兄,随随便便一首诗,就碾压所有的徐州士人。

一位士子忍不住问道:“不知殿下身边,是哪位当世大家?”

富直柔拱手说:“不敢称大家,洛阳富直柔。”

“原来是洛阳八骏,富郑公之嫡孙!”识货之人立即惊呼。

富直柔微笑道:“八骏之名,当不得真,牵强附会而已。在下之文采,不及太子殿下万一。”

于是乎,众人又请朱铭留下文章。

朱铭来徐州是视察冶铁场和军工厂的,今日游玩纯属散心。本着抢救中华文化瑰宝的初衷,太子爷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