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0311【孟子错了】(3 / 3)
晚煎服,可防瘴气,太守且拿去。”
吕渭撇撇嘴,不怎么赞同。
现在老师就四个,朱铭、范致明、萧韡和黄渐。
广西常平司官吏,纷纷把锅甩给前任长官。
这县学老师名黄渐,只有举人出身,学问连太学生都不如。朱铭令其去教小孩子,授课之余,顺便来听自己讲课。
吕渭坐船过江,打扮成普通士人。
赠送毛笔之余,朱铭又教授学生,制作竹管笔等硬笔,让他们平时不缺写字工具。
等待萧韡的,只有两个结局,一是继续留在桂州苦熬,二是召回京城去吃闲饭。
吕渭说道:“就是朱铭与其父,从海外带回来的。朱铭虽然不敬天子,也对王相颇多诋毁,但终究还有些贡献。万万不能因人废事,不要觉得朱铭是小人,就不推种他父子带回的粮食。”
“请吧。”朱铭立即给萧韡安排工作。
“还有这般汤剂?”蔡怿半信半疑。
学生回答:“山长所言,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每天拿出两刻钟来玩耍,可令身心愉悦。每旬还有劳作课程,由老师带着,分舍轮流去耕作粮食。”
吕渭的养气汤方,后来刻在刘仙岩摩崖石上,供桂州百姓誊抄传播。现代学者进行研究,发现就是增强抵抗力的,可视为广东凉茶的早期版本。
除了萧韡,还有一位县学老师过来应聘。
这是孟子和告子的对话。
寒窗苦读十余载,好不容易考上进士,又兜兜转转十一年,还特么在偏远地区做校长。而且学校又要消减规模,学生们纷纷退学,老师也面临下岗。
以被裁撤缩减的官学来计算,朱铭估计至少有三四百个进士,会一股脑儿召回京城吃闲饭。他们拿着微薄的基本工资,还要享受东京超高物价,恐怕绝大多数都待不住,只能骂骂咧咧回老家混日子。
吕渭仔细想了想:“那你是否承认孟子之言,人性之善,如水之就下?”
二十年来,进士太多。
这位老兄是个佛教徒传诸后世的一些事迹,多多少少都属灵异事件。比如他破获灭门惨案,说是被救助的黄雀,化成人形来报恩指路,这才抓住了一群凶恶贼寇。
他哪个都不选,直接辞官算球,跑来七星书院教书,顺便在龙隐寺跟和尚论佛。
内舍下:十五人。
方廷实觉得很好笑,这吕渭脑子有问题。
吕渭说道:“莫要诡辩。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此乃孟子原文!”
朱铭懒得再扯,直言道:“孟子错了!”
此言一出,教室里瞬间哗然。
吕渭大惊,居然忘了再说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