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314章 0309【七星书院】(2 / 3)

民间士绅也有所耳闻。

别的他们不会,挖坑搬土,平整土地,却不需要什么技术。

而权贵和富商,还在歌舞升平,樊楼潘楼,热闹依旧。

三人读罢,都觉震撼。

方廷实听到这些事迹,又认真阅读《正气歌》,热血沸腾的同时,竟眼眶发酸想要掉泪。

吃喝拉撒的地方,与学生们共享。

魏良臣摇头叹息:“并未见到官家,登闻鼓院、登闻检院皆拒收诉状,还是御史中丞陈相公接了。却让咱们回去读书,说朱先生已被编管桂州。”

听说要建书院,大部分都愿捐钱捐物。

这两本书一出,朱铭瞬间被视为大儒,州学和县学的校长,都恭恭敬敬执弟子礼。

雷观说道:“吾等太学士子,聚于皇城宣德门外,静坐高唱《正气歌》。浩然正气盈于天地,禁军不敢辱,奸贼不敢欺,百姓皆箪食壶浆以助之。怎奈那王黼小人,无视浩然正气,竟将我等下狱。又以宰相之身,违制将我们除名驱逐。”

带着一众太学生,前往朱铭的临时居所。这里暂时没有聘请仆人,曾孝端听到响声出来开门。

雷观说:“如今运出去的粮食,川峡四路供养京畿,荆湖、广西供养童贯大军。蔡京罢相前的方田令,把蜀地搞得民不聊生,王黼任相之后立即废除。但赋税依旧畸高,国库依旧空虚。朝廷竟大量铸造铁钱,在京西南路和陕西两路通行。我们从京西南路过来,那里的市场已经混乱,商民拿着铁钱不知所措。”

名声传开愿意资助的富户更多,而且送来阴好的木材,派遣大量人手过来帮忙。

痛骂皇帝,指斥六贼,为太子叫屈。随便哪个内容,都够喝一壶的,朱铭竟同时写在一封奏疏当中。

方廷实接过来阅读傅焕和郭望之也凑近脑袋。

临桂名士黄义卿,今年没考上举人,他与诸多士子结伴前来观礼。

剩下的交给工匠去做,朱铭又带着学生,在山脚处伐木垦荒。他打算开垦一片土地,讲学之余,跟学生们共同耕种。

学生们还带来《大学章句疏义》、《中庸章句疏义》,借给拜访者阅读誊抄。

一时间,七星山下,《孟子》之声响起。

劳作多日,只有几人水土不服,身体乏力拉肚子之类,倒没有出现什么严重疾病。

学生们伱一言我一语,言辞越来越激烈。

蔡怿那边,已经联系好一些富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方廷实听得震撼莫名,自从进士授官之后,他只回过一次东京,而且始终在偏远地区做官,不晓得东京的情况已多么恶劣。

太学生的身份,本就是一种功名。只要进了内舍,宰相也无权除名,须得请示皇帝才行。

傅焕问道:“朱先生如何触怒陛下,怎的就编管桂州了?”

热血未冷、良心未泯之人,哪里看得下去?

至于书院的牌子,则写着“七星书院”。

富元衡说:“先生莫要自责吾等求仁得仁而已。我家乃吴县大族,先遭反贼劫掠,又被官兵勒索,家产已十不存一。此非一家之遭遇,江浙百姓多如此,便剿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