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未来可期】(3 / 4)
续前行,在一处废墟的后面,土地疏松之后还浇了水,又堆了许多肥沃的有机物。
几十截椴木半埋在土里,已经长出一些小香菇。
朱国祥乐此不疲的介绍成果:“去年秋天栽培的,再过几天就能采摘了,一直能采到夏天。等技艺研究透彻,便让村民都来学,妇人可在农闲时种植菌菇卖钱。”
“此山珍也,竟然也能栽培,”陈渊啧啧赞叹,“元璋兄农技通神。”
朱国祥说:“菌丝培育时间太短,今年出菇不多,两三年后应该能大量出菇。”
陈渊听不懂啥叫菌丝,只觉得很厉害的样子。
朱国祥继续说道:“此法有两个诀窍,一是砍花,二是惊蕈……”
“惊蕈术”就是用鞋子或软木拍,敲打培育香菇的椴木。古人觉得香菇在雷雨后生发,于是拍打椴木模仿惊雷,可以把香菇的种子给惊醒。
其实是通过振动,刺激菌丝细胞活跃起来。
众人蹲在旁边围观,就像城里人来到农家乐,看啥都觉得很稀奇。
闵子顺甚至借来妇人的锄头,跑去菜地里除草,纯粹想过过干农活的瘾。这对他来说很新鲜,在州城就没下过地,完全不知蔬菜是咋长出来的。
陈渊指着那些还未长大的香菇:“在开封城里,一盘鲜蕈炒肉,至少要两百文钱。便是干蕈炒肉,一盘也要七八十文。关中的价钱会低些,但也颇为昂贵,此物大有用处。”
“那便晒干了卖去关中。”朱国祥笑道。
开封的物价是真高,一份内脏杂碎早餐,至少在20文以上。
富贵人家也舍得为食物花钱,胶东半岛的大牡蛎,运到江南一只能卖一贯钱!当然,主要还是运费贵,得用海船赶紧运过去,没有冷链很容易发臭变质。
各种蘑菇也贵得很,而且特别畅销。
香菇若能量产,每斤利润比茶叶还高,直至技术普及才会降价。
朱国祥领着大家到处闲逛,直至半下午,房间打扫出来,他们才各自回房休息。
单独把儿子叫到房里,朱国祥问:“你不是要在洋州扬名吗?怎么突然回来了?”
“扬名扬过头了,”朱铭把事情简单说了一遍,“我没想到宋徽宗居然下旨征辟,也低估了古代人对皇权的崇拜。现在洋州人都喊我征君,天天都有人来宴请。李家的老太公死了,居然花重金请我写墓志铭,这事儿让我打定主意暂避风头。”
朱国祥说:“李家势大,正好可以结交,怎么不帮忙写墓志铭?”
“李家的名声也臭,”朱铭说,“开金铺的,到处放高利贷,你应该明白啥意思。”
朱国祥点头道:“回来也好,名声这东西,有时候过犹不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