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8)(3 / 6)
他说着,捏了捏鼻子。
宁小北也跟着不住点头。
如果没有这套福利房的话,他们家一直要等到2000年底才能住进拆迁后分到的公房里去。
而且那一次,自己的老爸又再一次发扬了风格,把底层的房子让给了家里有老人的邻居,选择了住在六楼那可是没有电梯的六楼啊。
现在能够提前几年解放,真是谢天谢地。
新书很快就包好了,宁小北按照新发下来的课程表,把开学第一天会用到的书放进了他蓝底印着奥特曼的书包里。
小北,下去客堂间陪奶奶看会儿电视吧。
宁建国拿起蒲扇扇了两下,冲着楼梯说道。
堂屋里放着一台十四村的彩电,是前几年宁建国用厂子里发的电视票买的。一开始弄堂里买得起彩电的人不多,大家看的都是黑白电视机。每到夜里,周围的邻居们都会自带板凳来宁家看电视。尤其是倒了夏天,宁建国干脆把电视机搬到院子里,和大家一起看。
这两年买彩电的人家多了,也没人为了看电视特意跑到他家来了。而且他家的十四寸电视机也落伍了,现在都流行买日本电器,动辄都是二十几寸的大屏幕,还有录像机之类的时髦玩意儿。
宁建国这些年存了不少钱,他打算等这次搬到新家后,把这些旧电器都处理掉,一次性都换上新的,让小北和老太住得更加舒服点。
我不要看电视。我看会儿书就好了。
宁小北摇了摇头,从宁建国的书架上拿下一本杂志,往阁楼楼梯走去。
要说这个暑假里最火热的电视剧,就是沪语版本的《孽债》了,宁老太天天追剧,第二天打麻将的时候还要和邻居几个交换心得体验。
电视说的是几个云南孩子来上海找知青爸爸的故事,引起了上海市民的极大反响,每天跟着电视里的剧情哭哭笑笑。
一到晚上,整条弄堂,家家户户的窗户里飘出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的歌声。
宁建国虽然不是知青,也没有去过云南插队。但是他初中毕业后就去黑龙江当兵。复员后不久,又去了一次那边,然后就把小北抱了回来。
这个电视播出后,弄堂里常有几个喜欢开玩笑的叔叔阿姨找宁小北说笑,问他是不是他爸爸在北面搞出来的孽债。
在那个现实世界里,年幼又内向的宁小北在无良大人的摆弄之下,气得直跳脚,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跑去找宁建国,问他自己的妈妈到底是谁,把宁建国问得无话可说。
现在重新来一次,面对同样的问题,已经是老鬼一只的小宁同学抬起下巴,状似无辜地说道,叔叔,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孽债。叔叔不如问问自己有没有外插花。生活腐化是很严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