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84节(4 / 7)

的意味。朱福听了,忍不住笑出声音来,不再理睬谢逸,也没再理睬沈珏,只转身将银票藏好,然后忙自己的事情去了。福记的生意很忙,一来是朱福做糕点的手艺越来越好,二来,她的创意新奇,价格也适中,不论是高门大户,还是平头百姓,都吃得起。

当然,对于不同的客户群体,她一番市场调查研究后,也有针对性地推出不一样的新品种来。如今到了年关,马上就是要送节礼的时候了,针对不同身份的人,朱福也设计出了不一样寓意的糕点来。

不论是在外形上,还是在口味上,或者是包装上,都需要下好一番功夫。

可是不论怎样,福记算是在京城站稳脚跟了,朱福很开心,提笔给远在湖州松阳县的姐姐朱喜写信。信中提到了蔻姐儿的伤势,也给她描述了京城的繁荣街景,说了福记的生意,也提了打算来年开春开张一家饭馆的事情。

日子就这样平淡且温馨地过着,待得到了来年春天,朱福择了个吉日,饭馆开张了。

虽则朱家是新来京城落根没有多久,可因着福记的缘故,新饭馆开张的时候前来捧场的人就很多。再说,这家饭馆的钱,朱福只出了一小半,大部分的钱,是沈玉楼跟谢通出的。沈谢两家在京城的威望,不言而喻,都是看在两位青年才俊的面子上。

之前福记取名的时候,谢逸曾建议用“福满楼”这个名字,当时朱福还不确定自己对沈玉楼的感情,故而拒绝了。可如今,两人既然走到了这一步,经过多少风风雨雨,一同携手走到今日,也算是情比金坚。

谢通已经入仕,又深得今上器重,成日政务缠身,自当是没有空管饭馆的事情。沈玉楼今年满二十,已经及弱冠之年,再则,春闱将至,沈家人对他也看得紧,成日盯着他念书。这两位大少爷都各忙各自的去了,饭馆的一应事情,都得朱福来操心。

之前的寻铺子,到如今的开张一应仪式,都是朱福亲手操办的。

偶尔几次,谢逸算是有些良心,还会来帮忙看看。虽然多半是瞧在美食的份儿上,不过,朱福天生劳碌命,只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再累都不怕。眼瞧着手中资产一日日多起来,一家人的日子也好过起来,朱福开心。

二月春闱后,沈玉楼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了会元,三月殿试,又被今上点为状元郎。

沈家走失了二十年的长公子找了回来,实在出息,三元及第,才名满天下。一时间,沈家的玉楼公子,也算是红遍了大江南北。原还持观望态度的诸多富贵人家,这下可都行动了起来,纷纷托了媒人去沈家提亲。

甚至连沈玉楼的庶出身份都不在乎了,左右沈家爵位在大房,而这状元郎又是沈世子唯一的儿子,将来沈家的爵位,定然是这状元郎的。更何况,这沈玉楼,不但模样是玉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