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导演_分节阅读_17(2 / 4)
是担心苔米这个担心苔米那个,在和苔米结婚后,雷蒙德终于明白亚伦的感受,即使有求于人,苔米也会走神。
苔米是一个很不耐烦寒暄的人,凡是“那些没有任何意义的废话”,她都会教给别人处理,她只负责谈正事。
以前遇到这种情况,雷蒙德回去会告诉苔米,以后不要这样做,见了别人要打招呼,要懂礼貌,不过今天不知道为什么,雷蒙德一点都不想叮嘱妻子这个那个,他只想说,做得好。
这种微妙的胜利感,他也不知道究竟是从何来的。
我的妻子只看我,这种感觉棒棒哒↖(^ω^)↗!
作者有话要说: 雷蒙德:挑衅挑衅地看着你!
苔米:顶着萌脸,面无表情面无表情【其实在走神……
洛朗·库宗:这两口子都是蛇精病吧……遇到奇葩夫妻怎么办,在线等,挺急!
☆、璧人
洛朗·库宗早就从牵线人,也就是苔米的老师口中得知对方的情况。
塔玛拉·霍恩,2001年南特影展一举成名,成为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电影圈都颇为关注的天才导演,处女作《牧羊人》不仅被多个国家的权威电影杂志推荐,并在法国拿下多个电影奖项,成为当年法国公认的,最好的十部影片之一。
让人惊叹的是,获奖时女孩未满十六周岁,有人用“电影比才”,去形容这位才华横溢的少女,认为她会和这位法国19世纪的天才作曲家乔治·比才一样,在电影方面取得非凡的成就。
乔治·比才是19世纪法国最为著名,取得成就最高的作曲家之一,他年少成名,一直被称为音乐神童,12岁开始创曲,17岁完成第一首交响曲,19岁获罗马作曲大奖,并创作出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歌剧作品,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便是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剧,《卡门》。
虽然乔治·比才并不如肖邦、李斯特、德彪西、莫扎特、贝多芬之流普及度那么高,但是他确实是十九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的缔造者。
和大多数人一样,洛朗·库宗也认为由少数人提出的“电影比才”这个说法很夸张,毕竟目前来说塔玛拉·霍恩只有一部电影,她受人关注绝大多数原因也不是作品,而是因为长相,“甜心导演”这个称号恰如其分,“电影比才”就太过了。
很多导演处女作很惊艳,后续作品却是后继无力,好像江郎才尽一般灵气全无。
原以为这位霍恩导演也只是昙花一现的天才,没想到时隔两年后,他竟然带着作品卷土重来,而自己,作为一个音乐人,有幸成为“一个神话的诞生”或是“一个神话破灭”的见证人。
洛朗·库宗无比感兴趣地望着一言不发,从进门到现在一直在走神的霍恩导演,他真的特别想知道,面前的少女,究竟是货真价实的天才,还是被过高估计的水货!
`(*∩_∩*)′
洛朗·库宗和雷蒙德经过了在苔米看来漫长而毫无意义的一阵废话后,双方都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应该切入正题。
“霍恩导演,我从哈维小姐那里简单的了解了情况,我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