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118节(2 / 5)

克劳德·米勒,法国知名度最高的中生代导演,同时,也是塔玛拉·霍恩的老师,是他向电影节主席推荐了这部电影。

当然了,乔伊不会天真的以为仅凭克劳德·米勒一个人的能力可以改变组委会的看法,塔玛拉·霍恩本身就非常有吸引力。

霍恩一贯不走寻常路,《沉默的镜头》也是如此,电影的最初,是一场葬礼。

时间定格在2009年。

这场葬礼有男有女,有年轻人也有年长的老者。

随后镜头对准墓碑,墓碑上写着逝者的名字。

随后时间回到2003年。

一个精神抖擞的老人,对着镜头表示自己愿意签下这份合同,镜头那边的声音引起几位法国记者地注意:“是塔玛拉·霍恩!”

霍恩是法兰西媒体一手捧出来的,纵观霍恩的成功之路,除了自己争气,法国媒体力捧是一个很大的原因,甚至可以这样说,早些年媒体对霍恩知名度的推动远远大过霍恩作品匹配水准。

因为那个时候,她的作品虽然不错,但远没有到大师水平,可那个时候,法国媒体已经开始吹起来了。

不过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再去质疑霍恩的水平,认为她是注水货,

自己争气固然很重要,媒体地鼎力支持同样是成名的要素,法国有许多有才华的导演,他们的潜力不一定比霍恩差,但是他们不是法兰西媒体的宠儿,所以他们的知名度很小,甚至连法国人也没有听说过这些导演的名字,塔玛拉·霍恩最有名的作品之一,《哈利·波特与凤凰社》,若非法兰西媒体的热炒,想来电影制片人大卫·海曼根本不会注意到霍恩这个人,更不会让她担任这部电影的总导演。

随后,大银幕暗了下来,黑幕出现片名,沉默的镜头。

这是一部带有明显霍氏风格的影片。

也是乔伊看过的最不像是纪录片的纪录片。

几乎不夹杂拍摄者的叙述,只是在讲故事。

记者看到了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导致这部影片一度被电影院搁置的□□,塔娜夫人。

塔娜夫人是一个寂寞且非常乐观的老人。

她对人非常友善,也非常享受生活。

她给家里每一个东西都起了名字,并格外喜欢这个新来到家中的镜头。

她每天都要和镜头说话。

对着镜头吃饭。

乔伊想起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侵权事件,她心里忍不住有些好笑,只要看过这部电影,就一定知道,侵权是根本不存在的,因为塔娜夫人的表现完全不像是对此毫不知情。

相反,她不仅是知道的,而且还将镜头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电影里还有一位热爱足球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