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28节(3 / 7)

电影公司插手。

哪怕电影公司无论在宣传还是在院线拍片,都有小成本独立电影难以奇迹的优势。

“和电影公司合作,有电影公司的好处,不用担心资金问题,也不用愁卖片,我不太懂电影宣传,看看电影公司是怎么做的,也算是一种学习。”苔米笑着说道。

雷蒙德微微皱了皱眉头,“你不会是因为我的关系,才会……”

“不是,”苔米摇摇头,“不是因为你,而是这部电影,单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还不行,要拍就要做到最好,电影公司的介入能帮助我们弥补现阶段我们欠缺的短板,比如资金,比如人脉。”

雷蒙德听到苔米如此认真给他解释,心里的不安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开心。

毕竟没有一个作家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在影视化的道路上遇到一个靠谱的导演,对于雷蒙德来说,遇到苔米这样的导演,真的是他人生中一件非常幸运的事。

☆、第42章 气歪鼻子的英国媒体

作为法国近段时间存在感比较高的导演,苔米在法国拥有很高的人气和知名度,数不清的媒体想要采访她,可惜都被她拒之门外。

最初大家以为但是这位天才导演耍大牌,拿架子,不过时间一长大家就发现,塔玛拉·霍恩导演似乎是真的不喜欢出现在镜头前。

人都有一个奇怪的心态,越是神秘的就越是好奇。

因此,塔玛拉·霍恩导演始终在媒体最想专访的名单之上。

难采访的塔玛拉·霍恩名声从法国传到了英国,许多英国媒体都拿苔米和雷蒙德·培根做对比,培根的好说话是众所周知的,每次新书发布会提前到场不说,媒体采访超时也不会赶人,笑容可掬,温文尔雅,采访雷蒙德·培根简直是如沐春风。

“真是难以想象,雷蒙德·培根是如何摘下的这朵高岭之花,我几乎没有在公开场合见过霍恩的笑脸。”一位英国资深媒体人是这样评价苔米的。

而另一位媒体人则直接盖章,“塔玛拉·霍恩也许根本就不会笑。”

正逢勒布朗在英国处理事务,听到连国外的媒体也在抱怨自己的导演客户塔玛拉·霍恩,尽管勒布朗深谙英国媒体“唯恐天下不乱”的特性,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这也代表了苔米难采访难接触已经成为媒体一个根深蒂固的印象。

对于苔米这样的后起之秀来说,这样的印象可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儿,媒体的抱怨,看上去是在说她不好采访,事实上背后的含义却是在暗讽她不识抬举。

虽然苔米不是偶像,不用靠大量的曝光度为维持人气,但是作为一个导演,适当的营销,向公众展示你的魅力,可以增加民众对你作品的好感,两部质量差不多的影片同时上映,两位不同的导演,一位观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