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81)(2 / 5)
难之情,诸卿也都是有家室之人,又何苦为难一个妻子新丧不久的同僚呢?皇帝起身,既然御史以王卿违背礼制替新丧亡妻着斩哀之事上升到宗法礼制,那么朕便与诸卿谈一谈这个宗法。
皇帝负手站在殿陛之上,傲视着文武百僚,天皇驾崩时,朕服斩哀,于大内服丧三年,嗣君如是,朕赖诸臣相助得登大宝,建立大周,今日之洛阳,万邦来朝,脱下衮冕抛开这层身份,朕不过是一妇人,假朕百年之后,朕的子嗣又该用何等之礼服丧?
御史道:国朝以仁孝治理天下,陛下是君...
朕说了,皇嗣乃朕子,不论君臣,只谈母子。
满堂朱紫随起身的皇帝跪坐起,躬立于席座间,对于皇帝问话无一人出声,也无人敢触怒天子的逆鳞。
皇帝见无人应答,又道:诸臣为国效力,无暇于内宅,不知生育之苦,养育之艰,朕也不怪诸位。
很快,便有献媚的臣子上前附和皇帝,皇嗣乃陛下所出,若没有陛下便无皇嗣,又何谈该用什么礼来对待呢,诸位都是有生母嫡母、妻女之人,生育之恩,昊天罔极。自古阴阳便是缺一不可,非要分个轻重,岂不伤了母子情分,因礼失情,也非圣贤之法,更何况大周朝以仁孝治天下。
难得有明白之人,皇帝顺势道,旋即转身走回座上,这为大周朝延续的旧律令,也该变一变了。
陛下...御史望着皇帝的背影抬头欲言。
陛下圣明!自格辅元被诛,肃正大夫一职便空缺,文官队列中肃正台之首叉手打断御史的话。
御史中丞的声音使得朝臣们纷纷附和,陛下圣明。
待清静后,王瑾晨又奏道:陛下,臣还有一请。
言。
臣请送亡妻灵柩归越州王氏祖地,入王氏家庙,服丧去职。
王瑾晨要为妻子服丧去职的请求再次惹怒御史,丁忧去职乃是为父母之丧,自古便没有因妻子亡故而去职之法,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王舍人身为凤阁重臣,兼领要职,不以身作则却屡屡以身试法,是何故?
王瑾晨不予理会,松开手朝皇帝跪伏道:恳请陛下应允。
陛下,朝廷百官辅佐君王治理天下,皆有所职,一官任命,乃经过天官考绩与铨注,天命不可知,丧病难料,若人人都如王舍人这般去职,那朝廷所空缺的公务无人及时替补,以己之私...这次,学聪明的御史不再直言五服宗法而去触怒皇帝。
怎就是以己之私了?问百官,是否人人皆为功名利禄争得头破血流,恐怕连御史自己心里都不愿丁忧吧。王瑾晨反驳道。
生死之事难料,忠孝不能两全,我身为人臣,为的是陛下的江山社稷与黎民百姓的安宁,既然食君俸禄,自然不能有负国家与君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