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分卷(51)(4 / 5)

你用不着担心王瑾晨,至少现在没人动得了他。萧若兰道。

哦?

萧若兰端详着一只洁白无瑕的玉杯,难不成天底下真有人胆大到敢折天子之剑?

几日后

城楼上的旗帜被换下,重新挂起的旗子不再是唐字,朝廷百官们心里的石头与恐慌总算落下,随之而来的是李唐旧臣的落寞与伤怀。

崭新的旗帜上刻着一个个醒目的周字,如同这新朝熠熠生辉,绿袍官员登上城楼迈着从容的步伐轻声走近,右相在伤感李唐的大好江山么?

如今说这种话是要杀头的。岑长倩负手站在城楼上,满眼都是昔日洛阳城的风光。

周也好唐也罢,这都是我们中原人的疆土,百姓不会管皇帝姓什么叫什么,他们只会在乎当朝皇帝是否宽仁,只会在乎自己的温饱,只有位于尊者与卑者之间的士大夫们才会在乎天子的姓与人,因为这是一场关乎他们生死的赌注,胜则胜,败则亡。

你说这么多,无非是想让我像你一样效忠新朝与陛下罢了。岑长倩摇头,陛下用人的眼光并不逊色太宗皇帝,只是将江山交给武家这一点是最大不妥。

右相是想说当今宗室内没有能够继承大统的宗子吧,王瑾晨握着城楼上的朱漆栏杆笑道:敢问陛下难道无子?下官读了十余年的书,览遍古今奇史,还从未听闻过传侄不传子之事。

岑长倩惊奇的望着这个尚不满二十岁的年轻人,满腹疑云道:你到底是哪边的人,又究竟是谁的人?

王瑾晨收回手端在身前转身面对着宰相弓腰回道:父母之子,君王之臣。

岑长倩转身俯瞰着整个洛阳城,长叹道:这样的盛世,如何能交到庸人手中呢。

几日后。

深秋的风从神都苑吹向太初宫,内臣与宫人们穿梭在各个宫廊间。

内舍人。文昌台内臣将奏疏如数交给守在殿外的红袍女官。

陛下说了,若是进言赞颂大周的上书就不必呈了。

内臣摇头,是右相与文昌台几位官员一同呈的。

右相?女官将奏疏如数接过,我会代为转呈的,你先下去吧。

喏。

女官将奏疏呈进殿中,陛下。

谁上的?女皇批着手中关于立庙一事的奏疏,阿谀奉承的话就不必让我看了。

是文昌台右相岑长倩的上表。

念。

上官婉儿将奏疏放下,翻开最上面一本念道:臣文昌右相岑长倩言,天授圣图,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凤栖梧桐,赤雀朝明堂,天将祥瑞,授命于大周,今陛下登基,江山已固,然国无储,社稷隐忧,臣请改皇嗣李旦为武氏,以作国朝储贰,臣岑长倩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